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1537三个月(5)

保留女墙1660垛,为四卫中保存最完整的卫城。

四卫最北自然是天津卫,最南则是福建的镇海卫,也是因为是直面东海,最容易遭受倭寇袭扰。

“火器调拨和操练呢?”

魏广德继续说道,“倭国情报你应该知道,倭寇军中有大量铁炮,就是我们的鸟铳。

大军登陆,必然爆发大战,需尽快以火器击散敌军。

而我大明各卫所,近年大多未有参战记录,实战能力堪忧。

反观倭国,貌似战事就没停止过,都是老兵悍卒,对阵经验丰富。

这就只能让士卒更勤加苦练火器之法,方能在战阵中击败敌军。”

“兵部已经把大量火药及南北兵库火器调往登州和松江供大军习练,应能按计划投入作战。”

张科急忙补充道。

训练的作用,其实戚继光早就说的明白,整军只是第一步,最重要的还是要大量火药让士卒熟练。

好吧,其实就是砸银子练兵,火药这东西,是真的精贵。

“善贷,是否让锦衣卫在倭国之人也悄悄采购倭国本就不多的硝石,秘密隐藏起来。”

张科忽然提出一个想法,对魏广德说道。

“抢倭国硝石”

这个计策有点,说釜底抽薪其实算不上,倭国本就硝石少,所以价格极高。

倭国这些年打仗,全靠从夷人手里高价采购硝石,也能少量买到点火药成品。

不过打仗,消耗的很快。

按照锦衣卫之前的情报,倭国各大名手里其实库存不多,仅能支撑两三场大战的消耗。

往往在战前就会一掷千金,大肆购买火药所需材料,主要就是硝石临时调配。

其实,火药若是保存不好,确实会受潮影响使用,何况还是在倭国。

“官军携带的火药,也要注意防潮保存。”

魏广德想到这里,马上提醒张科道。

“这个,兵部已经想到。

别忘了,水师常年出海,其保存火药的办法都是行之有效的。”

张科笑道。

这年头没有封装子弹,所以火器使用掣肘太多,如果说嘉靖朝还对火器不十分了解,那到现在,万历朝,大明兵部对火器那是十分熟悉了。

没有火药的火器,烧火棍子都不如。

“倭国地图绘制完成了吗?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