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1558乾清宫里(5)

“冯保有大罪,但念他十余年对陛下的照料之情,陛下不忍重罚,故发配南京守陵。”

明朝皇帝的陵墓,南京、北京都有,魏广德提出发往南京,自然就满足万历皇帝不想再见到他这个目的。

“对此处置,不知陛下意下如何?”

魏广德开口道,“其实,发配南京冲净军也可,只是他年岁大了,也没几年可活了。

传出去,怕是外面会说陛下对身边人太过”

魏广德话没说完,就选择闭嘴,他相信万历皇帝能理解。

反正,他已经为皇帝着想,也帮冯保谋了个好去处。

守陵,日子其实不算好过,但最起码不用受折磨。

大不了,冯保走的时候,他给点银子。

有银子傍身,冯保在南京也会活的比较潇洒,魏广德最不缺的就是银子。

“守陵,那就让他为太祖守陵吧,以此赎罪,让太祖他老人家教诲他。”

万历皇帝还是接受了魏广德的建议,安排他去守陵。

“魏师傅,之前兵部密奏东征策略,朕还想问问,只派几万大军是否足够?”

就在魏广德以为今日谈话完毕,准备闲聊几句就告辞回内阁的时候,万历皇帝忽然问起东征计划。

“朕看过锦衣卫对倭国的奏报,以前以为弹丸之地,却不想居然有如此多人口和军队。

关键他们还在内斗,尽是百战将士。

而朕看兵部计划,南北两路大军,精锐战兵不足三万,就算有蓟镇万余精锐为后援,似乎也略显不够。”

因为魏广德的关系,他把明军军中情况详细和万历皇帝说过,所以皇帝对战兵、辎兵也是能分开的。

知道虽然朝廷养着百万大军,但其中战兵也就十余万,其他都没什么战力,除了顺风仗能打打,一旦逆风怕是就有崩溃的可能。

十余万战兵,要守卫庞大的帝国,肯定是捉襟见肘的。

这也是明朝中后期,那几支精锐反复调往战场的原因。

营兵在万历后期也崩掉了,就只能靠那几支精锐稳定战局。

现在还好,北边还有十万营兵可以调动,没到军事完全崩坏的程度。

“倭国地形狭窄,并不利于大兵团展开作战。

另外,虽然倭国大名内斗,往往都会征调几万十几万卒轻出战,但其实他们比辎兵尚且不如,其战兵,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