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虽然看似给自己找了不少麻烦,特别是以后,但对于现在的魏广德来说,确实悄无声息的在所有官员心里加上一个环,随时可以拉拢、联接起来的网环。
接下来,魏广德就是只有等,等陈矩那边给他消息,告诉他皇帝看到奏疏时的反应,就知道自己的仕途到底如何了。
下午,魏广德在后花园凉亭那里泡上一壶茶,旁边摆放着几盘小点心,就那么优哉游哉翻书。
看到当然不是四书五经等圣人之学,而是一本,后世还非常有名的话本——金瓶梅。
这书还是手抄本,魏广德都不知道是谁抄写的,反正张吉从外面收回来的。
至于印刷版本,据说后世发现最早的版本是万历二十多年的时候出现的,而这书的出现时间应该是在隆万之交。
关于兰陵笑笑生的身份,已不可考,就算当下也是一样。
没人知道谁写的书,虽然有猜测。
魏广德也没有要刺探作者的意思,不过因为此书出现后在士林中的影响巨大,内容也很吸引人,所以他才抽这时间在家中细读。
金瓶梅在大明朝当然还缺乏广泛的社会影响力,毕竟魏广德推动的全国大办社学才几年,那里的学子多还是孩童,不具备也没财力买话本来看。
就魏广德手里这本书,外面至少卖五两银子,那是差不多普通人半年的收入。
至于雕刻印刷版,虽然此书有名了,但还没有哪家书局敢刊印。
因为其中一些内容被清流不耻,有没有偷看,魏广德也不确定,但在大明朝,确实有人认为应该对此书“封禁”,认为有失体统。
这或许也是该书出现很久后,才有书局敢于刊印的缘故。
就算是当代,已经有人认为金瓶梅是“天下第一奇书”,一些夫子看后更是将其称为“是惊天地、泣鬼神的警世宝典”。
后世研究金瓶梅,主要是考究作者。
毕竟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独立创作长篇白话的作家,兰陵笑笑生在创作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金瓶梅以市井人物与世俗风情为描写中心,开启了文人直接取材于现实社会生活而创作长篇的先河。
金瓶梅书名是由书中三个女主人公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名字中各取一字合成的。
题材由水浒传中武松杀嫂一段演化而来,通过对兼有官僚、恶霸、富商三种身份的市侩势力代表人物西门庆及其家庭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