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006章 杨家老宅(2)

公博回想起来也是满肚子的牢骚。

十五年前,岗南村的上一任村长,陈家的三叔,也不知道脑子里是抽了哪根筋,私下里买通了老乡长,非要用他岗南村的西江渔业来交易岗东村的赵家埠渡口。

当时看,这笔买卖他岗东村确实赚到了。渡口虽然重要,但收益却不怎么好看,公家给定的价,渡一人只收一毛钱,带货十斤内免费,超过了十斤,每多十斤只加收一分钱,一天下来,最多也就能落下个二十来块。而西江渔业方面,得到了岗南村的八条渔船,每天都能多捕捞个百十斤江鱼。

再加上碍着老乡长的脸面,刚刚担任岗东村村长的赵公博没怎么犹豫便答应了下来。

然而,十五年之后,这笔买卖却成了他岗东村亏到裤衩都剩不下一条来。

渡口的上船价涨到了两毛一人,带货价也跟着翻了一倍,而每天过江进城的人一天比一天多,比起十五年前,渡口的效益少说也得增长了二三十倍。

反过来再看西江渔业,江里的鱼是一天少过一天,一条船累死累活干上一整天,捕上来的鱼还不如以前的一半多。更让人头大的是,公家还规定了禁渔期,一年之中得有怪好几个月要闲在家里。

是得想法子把渡口给弄回来!

为这事唠唠叨叨的可不止眼前这几位后生,他们不过是代表了村里的民意,尤其是赵家的几位长辈,都已经放出了话来,说赵公博若是不能收回赵家埠渡口的话,那年底就换个有能力收回渡口的村长。

时间紧迫,任务艰巨,让他赵公博岂能不犯愁?

尤其是前些日子,他曾几次试探过现任乡长田少武的口风,可田少武在此事上明显偏袒了岗南村,对他的试探始终左闪右避,根本不愿意正面触碰。

这几位赵家后生对大伯的为难心知肚明,其中一位年纪稍长者眼见大伯沉吟不语,于是便提议道:“实在不行,那咱就用老祖宗的办法,法不责众,咱全村人一起上,把事情往大了搞,就不信乡里面不出来说句公道话。”

身旁一位后生附和道:“三哥说得对,咱岗东村两千多口子人,还怕了他一千口子的岗南村?”

赵公博听了,不自觉地眯起了双眼,这提议,真是说进他心窝里去了。

岗东村的赵家和岗南村的陈家可谓是世仇,两百余年间发生过不下百余次冲突,为此而命丧黄泉的更不在少数。解放后,在公家的调和下,两村明面上算是握了手言了和,但骨子里仍旧是怎么看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