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看着隔壁厂的那般红火,吴卫华的心里面总不是个滋味,总觉得愧对了厂里的几十号工人。
正惆怅,办公桌上的电话忽然响起了铃声,吴卫华还以为又是个催债电话,楞了好大一会,才抓起了听筒。
居然是街道宋主任打过来的。
吴卫华连忙打起了精神,先问了声好,随后编了个理由解释了下迟接电话的原因。
宋文涛的心情似乎很是不错,根本没在意吴卫华迟接电话这等小事,几句例行公事的关切问话后,宋文涛在电话中稍显激动道:
“我在区里为你们厂争取到了一个外商,并把你们厂的产品拿给外商看了,外商很满意,初步计划向你们厂订购二十万只铅笔盒”
二十万只?
吴卫华被惊到了,手一哆嗦,话筒差点掉下。
“价格方面我也替你们探寻过外商的意见,只要不超过五毛,外商基本上就能接受,唯一的问题就是生产能力,外商要这批货要得急,马上就要开学了不是,外商希望一个月内能拿到这批货。”
吴卫华先是激动,随即又被浇了盆冷水。
五毛的出货价,意味他一只铅笔盒能得到三毛三的利润,二十万只的订单,那就是六万六千块,有了这巨额利润,他的厂不单能活下来,在接下来的两年时间里还能活得很滋润。
但,只有一个月的时间,他又如何生产出二十万只铅笔盒来呢?
就算设备给脸,一个月一点毛病都不出,工人们三班倒,二十四小时不停歇,一个月下来,他最多也只能生产出十二万只,剩下的八万只缺口,怎么补?
此刻,正是体现领导水平的绝佳时机,得知吴卫华的为难之处,宋文涛轻松一笑,接着指点道:“活人还能被尿憋死了?你手上拿着订单,还怕找不到货源?”
一语惊醒梦中人,吴卫华豁然开朗。
是哦!
市场上可从不缺货,拿出两毛五一只的采购价,最多三天时间就能补全了缺口,唯一的弊端是要重新做一遍彩印,多花点成本而已。
一想到要成本,吴卫华立马又生出了新的难为。
厂里的账上只剩下一千块不到了,那么大一张订单,生产要采购原材料,去市场上收货更是需要掏现金,没有个五万块打底,这桩买卖根本就吃不下来。
“宋主任,那外商会支付定金吗?”
宋文涛以表功的口吻答复道:“这是家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