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4章 从十死无生到九死一生(新书求收藏求票求追更)(4)

了?

我军粮草本就不足,即使此战击退敌军,也不能马上得到补给。

总要转军后方的海西县,或是再强行攻下某处袁术军的屯粮据点,才能算是彻底渡过生死难关。

主公必须为这些后招留足粮草,否则就算一时打赢了,军队还是会粮尽溃散。

而且,要对我军将士封锁下邳被偷袭的噩耗,那也是非常不易的,

封一两天还做得到,想封四五日甚至更久,说不定就会冒出纰漏。

一旦噩耗泄露,军心崩溃,到时候再想殊死一搏都没机会了。”

孙乾阐述自己的担忧时,诸葛瑾同样没有打断,反而非常有风度地拿了一支笔,在废纸上简单作些笔记,归纳对方的论点。

等分析清楚后,诸葛瑾才有条不紊地伸出一根手指:

“你所言那几点疑虑,我便一一拆解,先从军粮问题说起。

你也说了,要确保大军不溃,仅仅打赢眼前这仗还不够。还得转军海西,或是强攻一个袁军屯粮据点——

那么请问,海西县的屯粮还有多少?大军如果过去,够吃多长时间?”

孙乾本身就是户曹从事,对这个问题倒是应声而答:

“海西僻处淮河入海口,并非兵家必争之地,平时驻军不过千余,所以也没专门屯粮

那里的余粮,够当地驻军吃三五个月应该没问题。若是主力前往,人数暴涨十倍,估计也就半个月吧。”

“这根本就是杯水车薪,大军往返路上就能耗掉一半多,”

诸葛瑾非常果断地指出,“所以,其实我们就只有一个选项,那就是野战获胜后,必须再攻下一座袁军屯粮据点作为根基,别无他法。”

孙乾这次没有犹豫,立刻无奈地点了点头。

诸葛瑾继续步步紧逼:“那么你以为,这个‘非攻不可’的敌军屯粮地,究竟选哪里呢?”

孙乾一愣,没法马上回答。

他认真思索了一会儿,还反复看了地图,然后才郑重说道:

“我军只有西、南两面是袁术地盘,若能野战破敌,后续无非是顺着敌军的来路掩杀。

所以要么反夺纪灵的出兵地盱眙,要么反夺刘勋的出兵地广陵县,别无第三个选择。

而盱眙是我军几天前才有序放弃的,城内没有余粮,纪灵自己的军粮都得从更上游的淮陵运来。

倒是刘勋的出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