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181章李二!你省省吧!那瘸子已经死了!!【求月票】(5)

见状,却没有理他们,而是不置可否地道:“既然左仆射提到了分封制,朕想问问你,周与秦,为何一长一短?”

“这”

萧瑀迟疑了一下,若有所思地道:“商纣失道,武王得人心而兴。周与六国和睦共处,秦始皇却挑衅生事,虽得天下却失人心。虽同为暴力夺权,但人心向背决定其国运之长短。”

“哈哈哈!”

李世民闻言,忽地仰头大笑,而后满脸戏谑地看着萧瑀,继续道:“萧爱卿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周以德治国,仁政施天下。秦则相反,以力得天下,却无法以力治天下。夺天下可借武力,治天下则需顺应民心。”

此话一出,众臣面面相觑。

而李承乾则深深的看了眼李二陛下,陷入了沉思。

很明显,李二陛下的心思昭然若揭,他向往周朝八百年国运。

但是,他却没有明说,而是继续试探众臣的想法。

却听他又笑着道:“诸位大臣,朕欲问长治久安之策?你们可有高见?”

“这”

众臣闻言,互相对视,却无人站出来奏对。

直到李世民再次将目光落在萧瑀身上:“萧爱卿,朕问你,三代能长治久安,三代之后,为何不行?”

萧瑀想了想,道:“三代之所以能长治久安,是因为分封制,三代之后,秦行郡县制,故而速亡!”

此言一出,众臣心里一咯噔。

但却正中李世民下怀。

夏、商、周三代的国运,皆超过了四百年,自秦废分封至隋朝,除北魏之外,政权皆短命。

这说明什么,说明分封才是正道啊!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赞成分封,比如吏部尚书高士廉。

只见他持笏道:“陛下,臣以为,国家命运自有定数,与皇帝的英明,官员的贤能,密切相关,并不是施行什么制度,国家就能长久。”

“而且,分封世袭会阻碍贤良之路,不利于国家长治久安!”

“是啊陛下,分封难以保证后代同样贤明,若后代出了不孝子孙,对百姓将会造成伤害,同时也会给朝廷带来撤封或保留的两难境地。”礼部尚书杨师道随声附和道。

“那依杨爱卿之见,该如何让国家长治久安呢?”李世民反问道。

杨师道沉吟了一下,道:“依臣之见,可以学习汉光武帝刘秀,只给爵位和赋税,而非实权。”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