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235章李世民:打天下难?还是治天下难?【求月票】(2)

要这样说,那臣倒想问问陛下,如今的粮价,可还满意?”

“嗯,满意。”

李世民笑着点了点头,旋即感慨似的道:“如果粮价再低点,朕就更满意了!”

“陛下又错了!”魏征正色道。

“呃!”

李世民嘴角一抽,真想骂自己一句嘴贱。

好端端的,非要自找麻烦。

不过,既然已经嘴贱了,就索性听听这‘羊鼻公’的高见。

这样想着,李世民当即端正身形,沉沉的问道:“朕怎么又错了?”

“陛下,现在的粮价,是因为各地的大丰收,已经从原来的上百钱一斗,降到了十几钱一斗,相信用不了多久,还会降到三四钱一斗。”

魏征认真的说了一句,然后又话锋一转:“可是,臣去了一趟河北道后,发现了不少问题。这粮价越低,不是一件好事!”

“哦?”

李世民眉毛一挑,不由得追问道:“这又是为何?”

“回陛下,这是因为谷贱伤农!”

“嗯?”

李世民微微一愣:“谷贱怎么会伤农呢?”

“呵呵.”

杜如晦笑了笑,然后插嘴道:“陛下,这天下的田亩,十亩坏田的收成算作一亩好田的收成,所以,朝廷每年是以谷计算的,而不是以亩计算的。”

“一户百姓的地,有多有少,有好有坏,但是谷的收成,历年都差不多!”

“比如去年一斗谷值十钱,今年一斗谷只值三钱,那么,一斗谷不是就少了七钱吗?谁还愿意种田呢?”

“这”

李世民闻言,顿时愣在了当场。

其余众臣也满脸诧异的互相对视。

只有李承乾深深的看了杜如晦一眼,觉得他果然名不虚传。

不过,杜如晦好像是今年死的吧?

怎么看起来不像有病的样子?

就在李承乾满心疑惑懂得时候,魏征又接口说道:“贞观初年,朝廷主张劝农桑,这是因为大乱之后,要百姓安心的种粮食,这叫因时制宜。”

“现在灾情已经过去了,收成会越来越好,如果劝农桑只让百姓种粮食,不让百姓种其他的东西。谷贱伤农在所难免。”

“那依爱卿之见,如何才能不伤农?”李世民疑惑的追问道。

魏征想了想,道:“若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