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268章火爆大朝会,硬刚李二,回答我!?【求月票】(7)

下令道:“来人!将权万纪拖下去,重责三十大板,交由大理寺审理!”

“陛下!臣冤枉啊!臣冤枉啊陛下!”

权万纪脸色瞬间就白了,连忙喊冤。

但李世民此时只感觉脸颊火辣辣的疼,哪会搭理他。

而原本准备将张蕴古架出朝堂的金吾卫,在听到李承乾命令的下一刻,直接就放弃了张蕴古,将权万纪拖了下去。

如此反转的一幕,看得在场的所有大臣,无不满脸唏嘘。

其实,在孙伏珈去大理寺的时候,李承乾就在系统中翻阅了百科全书,里面详细纪录了张蕴古一案的冤情。

而因为张蕴古一案,李世民不光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还特意下令大唐所有的死刑,哪怕是立即执行的,都要反复确认三次,杜绝冤假错案。

所以,李承乾询问李好德的几个问题,不过是装装样子而已。

但目送权万纪,李好德被押出大殿,张蕴古却忍不住小心翼翼地询问李承乾:“敢问太子殿下,第一个问题和最后一个问题的答案是.”

“嗯?”

“太子殿下别误会,臣只是想在以后的断案中,更加准确的判断精神病,以防冤假错案”

李承乾闻言,不禁哑然一笑,旋即扫视殿内的众臣:“你们也想知道吗?”

“请太子殿下明示!”魏征第一个站了出来。

其余大臣也跟着纷纷附和,就连李世民都满脸好奇。

却听李承乾笑道:

“既然你们想知道,那孤就告诉你们,第一个问题的答案是,窗户。第二个问题的答案是,吐出最后一口气。”

“什么!?”

众臣满脸懵逼,似乎对这两个答案颇感震惊。

但李承乾却没有在这件事上继续浪费时间,又朝李世民道:“父皇,经此一案,儿臣有一决断。我大唐这一年之多,竟有三百九十名死囚,实在不是盛世之兆。

是故,儿臣以为,当同李好德一样,释放这三百九十名死囚,让他们回家过年,待到来年再秋决!”

轰隆!

此话一出,全场轰动。

比知道李承乾的两个答案,还令群臣震惊。

这怎么可能?!

那些可都是死囚!

你放了他们,还指望他们来年乖乖回来秋决?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