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317章该来的还是来了!【求月票】(2)

李承乾笑着解释道:“内阁大臣主要由皇帝任命,可以是弘文馆大学士,也可以是翰林,甚至是皇帝的亲信。这些内阁大臣没有品级,只有提议权,没有决策权。完全取决于皇帝。”

“甚至可以规定他们的任职期限,比如三年一任,或五年一任,到期直接分归六部,或者退休养老。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培养人才,或者利用人才。”

“比如那些通过科举进入翰林的士子,他们刚开始是没有治国经验的,但他们可以通过国家发生的大事,学习处理国家大事,等到他们以后主政的时候,会更加得心应手。”

“嗯,不错.”

李世民摸着胡须,低头在原地走来走去,不断思索着,沉吟道:“这确实是一项不错的制度,但三年一任,或五年一任太长了,既然是临时内阁,不如临时任命好点!”

“这”

李承乾闻言,不由迟疑了一下,心说李二的感知这么敏锐吗?

其实,军机处的建立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好处,那就是抑制党争和权力分散。

因为无论是三省六部制,还是内阁制,都会衍生出党争,从而分散权力。

而军机处的建立,恰恰是为了解决这些弊端的。

却听李承乾又道:“父皇说的不错,临时内阁是战争发生的时候建立的,而战争不可能一直发生,所以,内阁大臣也不应该常设。另外,临时内阁因为战争的原因,还要确立其保密性,所有参与人员都要严格遵守保密规定。实行‘当日事当日毕’的制度。”

“好!好一个‘当日事当日毕’的制度!”

李世民眼前一亮,然后环顾众臣道:“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这个.”

众将互相对视,不由面面相觑。

虽然他们也是朝中大臣,但他们都是武将,对于这种国家大事,他们想拿主意也拿不上。

于是,他们反应了一瞬,就将目光落在了房玄龄身上。

只见房玄龄神色复杂的看了眼李承乾,又看了眼李世民,叹息道:“臣倒是不反对建立临时内阁,臣只是担心,其他朝廷大臣会有意见”

“这个朕会召集众臣再商议,左仆射不用担心。”

李世民闻言,顿时哑然一笑。

尽管他现在还不清楚李承乾提议建立临时内阁的真正目的,但临时内阁的建立,对他来说肯定是有好处的。

因为大唐若开展两线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