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来就没那么容易了。
也不管有没有天赋,反正父亲是干这行的,儿子还得继续干,换行极难。
稍微有些远见的皇帝基本上都在努力打破阶级固化,天武帝倒好,嫌阶级固化速度还不够快,人为加快进度。也就是他杀官够多够快,才弱化了这点。
本朝阶级固化之所以没那么迅速。
全靠他杀的多,杀的快!
勉强能弥补下政策上的缺点。
又比如,用国家财政供养皇族,不管传承了多少代,只要血脉上依旧算皇族,最起码能有一个爵位和一份俸禄。
妥妥中后期拖垮国家财政的大招。
各种有问题的政策太多了。
但丁水也没一步登天,还是基于现实情况考虑,只是适当的做了些符合如今时代的改变。比如说废除贱籍,允许百姓自由改行,皇族恩泽袭爵只能传承五代,五代之后全部转变成平民,同时还得通过考核,才能够顺利传承爵位。
又比如士绅一体纳粮,一体当差。
摊丁入亩,火耗归公
在封建农业时代,雍正的很多决策已经算相当不错,甚至于顶级手段了。
丁水加以借鉴也很正常。
当然了,为了不影响竞争太子的进程,丁水只是将这些规划写了下来,而具体执行的话,得等太子选出来再说。
到时让太子执行还是自己执行。
目前还没想好。
与此同时,那些文官的阴谋确实有所得逞,几个王爷表面和谐,私下却斗的相当厉害,但好在他们也清楚这时候自己要是动手害死某一个,绝对没什么好处,恐怕只会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让其他没动手也没死的王爷获利。
所以私下斗归斗,终究有底线。
不敢真害了某个兄弟的命。
故而小半个月后,反倒是参与谋划的那些个文官有些坐不住了,在考虑要不要更进一步,既然那些王爷胆小不敢亲自动手杀,那就由他们代杀便是了。
栽赃嫁祸的手段他们不要太熟练。
此外就是,策划参与刺杀太子的部分地方势力以及白莲教众也坐不住了。
因为他们即将彻底暴露。
先太子巡视天下的时候,顺带着连抓带打,处理了不少土豪劣绅以及地方上的官员,而他的手段比他父皇仁慈许多。天武帝直接斩草除根,他则是抄家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