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光良一直想办一份报纸,成为自己事业的助力。
当然,这个年代的报纸一般都是进步报纸和政治倾向的报纸,所以陈光良有着顾忌,毕竟他不太想掺和两边的事情。
但如果只是‘投资人’,总经理、总编让别人担任,这似乎可以规避一些风险;另外,陈光良想办的也是一份‘商业性报纸’,整体方向不会涉政太多、太深的。
到了傍晚。
长江车行的职员在基地聚餐,职员、安保队各一桌在露天,管理层则在室内,当然没有车夫的事情。
陈光良虽然对车夫们保持同情,但也不允许他们没有规矩。
现在人多之后,基地只供应茶水,不再提供娱乐和休息的地方,不然真得乱糟糟了!
席间,大家谈工作居多。
何向东就开口提及一件事:“老板,我们谈了个项目——安丰车行愿意以500大洋的价格,出售十辆大照会带黄包车,大家想着能不能凑钱吃下它!”
车行允许大家自筹项目,然后由长江车行统一管理,只需缴纳10%作为管理费即可。实质上,管理费后续又会作为大家的薪资和福利的。
陈光良开口问道:“大照会又涨了?”
何向东点头说道:“涨了,400大洋买不到了!”
好家伙,今年还不得涨到500大洋去,明年至少也得600~700吧!
随后,陈光良询问道:“你们资金还有多少缺口?”
5000大洋,他们24个人应该拿不出(保镖12人、管理及职员10人、李超、杨青山)。
李超随即说道:“我出的1000、周哥出500、其他人基本都50~100,没有都互相借了。现在总计筹集资金3200大洋,还有1800大洋的缺口。”
陈光良马上说道:“剩下的车行出吧,车行的账上钱越多,将来大家的薪资待遇越高。另外,黄包车这个生意今年投资还行,明年就不太适合新增投资了,大家注意点。”
众人点点头,也都明白野鸡车的增长、电车(公交车)的普及、出租车的增长,都会让黄包车生意艰难。
如今500大洋一个牌照和黄包车,两年内总归能赚回来,回报率在50%一年;另外,牌照还会增值,预计能达到七百的样子。
所以说,投资不会有问题的。
至于陈光良本人,已经没兴趣投资黄包车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