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舆论发酵至高潮,陈光良一举称呼全国新晋的报业大亨,横空出世的那种。
申报。
史量才紧急找到张竹平,表情严肃的说道:“竹平,你干的好事呀,亲自扶持起一个销量3万的新报,现在你的时事新报销量也受到影响了吧?”
张竹平虽然有些后悔,一开始卖给东方日报全国新闻,但后续已经收回。
所以,张竹平表面不动神色的说道:“先生的话,我不明白。东方日报能崛起,相信专业的人都可以看出来,是因为他们的新闻编辑方式、版面创新,以及全面的内容方式。”
事已至此,他自然是不会承认自己的错误。
史量才也知道张竹平是不会承认,便开口说道:“反正从现在开始,我不希望看到我们申报的资源,流落到东方日报手里。”
这事已经算挑明了!
停止汪英宾的职,便是给张竹平一个警告,希望他回心转意,而如今则是公开敲打张竹平。
张竹平此时心中也有些不舒服,时事新报最近销量少了好几千,但更不舒服的是史量才的态度。
“史经理,我打算离开申报,专职我的报纸,还请批准!”
张竹平可不是一个单纯的打工仔,他在1925年就自己花了6万大洋,购入时事新报;相当于,他在给申报打工的同时,还能管理自己的报纸时事新报。
一开始自然是有好处的,时事新报也拿了不少申报的资源,所以也顺势发展起来。
但换句话说,张竹平也算是申报成功的大半功劳,而且还有股权,所以这里面是一个共同促进的。
不然,史量才发现张竹平还出售申报资源给其它报社时,就第一时间开除了。
史量才也知道这里面张竹平的重要性,但如今两人也算彻底翻脸,便开口说道:“那就做到年底,我们好聚好散吧!”
张竹平把握申报太多的事情,也不可能一下子就离开。
“好其实我现在没有出售给东方日报新闻素材,毕竟他们成长太厉害了!”
史量才一愣,随即说道:“这就厉害了,他们的全国性新闻是从哪里来的?”
张竹平说道:“人家第一时间派人去北平和武汉发展,再从其它报社购入消息,总归是有渠道的。”
其实,东方日报的新闻有不少都是从外部买的,是各种手段的买,哪怕是申报和新闻报的员工,也有卖给他们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