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去抵制公交车和出租车。这一行,似乎到了巅峰,有些持牌的人,干脆将牌照一卖了事。”
这就是陈光良想听的,何向东从一个管理者的视野,来分析这个行业的形势。
“我不会卖车行,大家放心。不过若是车行遇到新的困境,我就打算将三班倒改成两班倒,租金到时候再降一毛,一天七毛。车夫兄弟们都不容易,你们也要将大家的困难反应给我。”
“是,老板”
股东方面,车夫们自然无所谓,毕竟降租他们直接受益;至于陈光良的手下,目前都享受高薪水,也是影响不大。
例如何向东,薪水已经涨到180元一个月,还有公司安排的家属宿舍。
最后就是李超这个股东,但人家现在也是副科长,再加上前面已经赚了不少钱,也是很理解的。
散会后,陈光良留下何向东。
“现在还有没有在看书?”
“有,一直都在学习。”
“英语怎么样了?”
“交流没有问题,英文报也能看懂了。”
何向东越加的沉稳老练,作为最早跟着他的属下,他心中肯定也是羡慕老板其它公司的一些高层,毕竟事业做的大。
但他依旧将长江车行管理得井井有序,并经常和其它车行的老板交流,还能不把学习放下。
“嗯,平常也可以买一些管理方面的书籍,毕竟你们都还年轻,学无止境才对。另外,我和人合作了一家煤炭企业,你是知道的,我打算让你过去兼职管理,作为我的代表。”
和谢蘅窗合作的煤炭企业,主要经营方自然是谢蘅窗的人,但陈光良自然不放心,要派自己的人过去参与管理。
何向东马上说道:“好的,多谢老板栽培!”
“谢什么,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何向东不管是管理,还是财务功底,都已经不弱;毕竟长江车行的账目就够繁琐了,他一直没有出个纰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