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业务这四大资产,但不包括储备地盘及待重建地盘。所以在此之前,我们需要将业务重新进行分配,将储备地盘及待建地盘划分为我的私人企业,债务则留在上市资产上。”
稍后,严宽询问道:“上市的目的是什么?长实集团目前拥有非常强大的盈利能力,商业部分收租已经占据很大的比例,酒店、零售、食品都能提供很大的盈利贡献。”
言下之意,无需上市,长实也能发展。
陈光良点点头,但随即说道:“进入六十年代以后,很多建筑都需要强大的资金去支持,例如新加坡乌节路的商业综合体、新加坡的香格里拉酒店,以及日本商业地产的布局上市企业的优势是集资,可以将股民的钱化作自己的钱,而无需支付庞大的利息开支,这有利于企业长期发展”
前世怡和在1961年上市,市值最高31亿港币,筹集资金9亿港币,结果第二年市值就暴跌,仅剩下10多亿的市值。
这不就是妥妥的抢钱嘛!
长实集团在香港的信誉,虽然不及怡和(单独论),但1961年上市时,筹集数亿资金也是轻轻松松。
陈光良拿着这些钱,买下他个人手中的新加坡、日本、香港的地皮和地盘,相当于将股民的钱,拿到他的私人手中。
后面长实集团的股票必然会暴跌,因为银行危机什么的,他再将股权增持到在75%便是。
上市地位还是要保持的,只是可以趁着每一题股市大旺的时候,发行大量的新股;再趁着股市低迷的时候,将股权增持至75%。
这样上市企业就相当于有着源源不断的资金,而陈氏依旧可以牢牢的掌控。
有高层也说道:“上市的优势很多,但有一个劣势,那就是会将利润与股东分享。”
言下之意还有,当心摊薄自己手中的股权;再说你又不缺钱,何必呢!
陈光良依旧是先点点头,表示有在认真听大家的意见,随后则说道:“无妨。适当的分享,有助于企业的知名度提高。而且长实集团不会满足一个香港的本地财团,迟早要去海外发展。”
“好的”
众人没有再发表反对的意见,开始纷纷出谋划策,准备进行资产上的分割,做上市前的一些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