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谁还会好好打球?
这种经验教训,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于大丹跟活塞。
那几年的活塞真是把“打不过就破坏”的歪门邪道发挥得淋漓尽致,丹子因此被多卡了好几年。
幸亏丹子抗造,也有毅力增肌,否则一旦被干废,肯定就没有90年代nba的辉煌了。
联盟痛定思痛,自此一边保护超巨,一边用规则限制超巨,既保证了基本公平,又保证了场面激烈好看。
众所周知,鲨鱼面前没有阻挡犯规,库里没有圆柱体,都是受针对的体现。
曾卓君用哪个角色夺冠,哪个角色马上挨削,同样是超巨基本待遇,根本不用惊奇。
历史上,各领域的超巨惟有一个人没有遭遇规则削弱,反而受到规则加强,此人是谁,知名不具,让我们高呼万岁万岁万万岁。
扯回现场,蚊子哥本来力量就不如方星河,再加上敏捷差距,基特尔斯很快就熄火了。
破开了外线关键点,就意味着破开了全局。
接下来的事,相当于上一场比赛的重演。
篮网队的防守确实比常规赛更难缠了,但双方面对的防守压力都差不多,所以最后还是得拼进攻火力,以及高强度下的稳定性。
霎时间,小汉小罗小坎都不怎么靠得住了。
但是不要紧,幼儿园班长和养老院门房仍然稳得一批。
为什么会有那句经典名言——季后赛是球星的战场?
正是因为这种高压。
大家的效率同时下滑,角色球员下滑更多且难以出手了,巨星却仍然能够保证产量,自然意义重大。
所以不必苛责任何任何人低效,只要能够消化掉攻坚球球权,再铁都有价值。
那有没有不消化攻坚球权,只打简单球的巨星?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反正奇才的攻坚球权,你方哥和丹子一人消化了一半。
所谓的巨星成色,正该于此刻展现。
方星河的三分命中率因此而下滑,回落到差一点不到40%的水平。
冲筐倒还是那么猛,但是并不总能造成杀伤了。
如果不是毫无争议的打手,季后赛的冲筐对撞是否犯规,要看中锋的起跳姿态。
篮网中锋知道自己是什么段位,所以永远只是双手高举垂直起跳,不做任何下压动作,不试图封盖,只以干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