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231章 准备开喷(4)

星河本人的情况下,连线一些专家,做了一期专题节目。

很难用一句话对这期节目做出恰当的点评。

非要形容,那就是“自以为是的深度剖析”。

节目里,各位专家和柴女士通过拆解方星河的多篇文章,试图得出一个结论,去证明这位文体巨星存在一种隐藏得很深的巨大的性格缺陷。

节目名句频出,造成了相当巨大的影响。

“方星河自己对于泛滥的个体自由主义深恶痛绝,但在作出任何选择时,他都会下意识的遵循这种自由主义——我的意思不是讲他虚伪,不是的,他在慈善上的热情让我永远尊敬——我只是想告诉大家,方同辉对于他的影响显而易见地绵延至今。”

柴女士的总结带有一种定论般的力量感,她是如此笃定,以至于自己都相信了自己身上散发出来的悲悯感。

另一位,北大的戴女士,言辞更加犀利。

“方星河早在狗日的青春里就已经赤裸裸的展现出来了那种高高在上唯我独尊。

‘真的,你们可太他妈需要我了。’

我对这句话印象极深。

方星河能够明确察知到人们对他的需要,他不是一个对外界环境不敏感的人,正相反,他比绝大多数成年人都更敏锐。

但他不愿意回应。

或者说,他乐于看热闹,但不愿意提供实质的帮助。

还是狗日的青春,他写:‘别踏马拜神了,拜我。’

他很清楚的知道那些迷茫的青少年需要什么——需要一个偶像,需要一种信仰,需要一些心灵层面的抚慰。

他觉得自己就是那个神,当仁不让。

但他并不准备赐予信徒任何东西。

‘以后再有什么事想不开,就写封信塞在漂流瓶里,扔进家门口的臭水沟,我看到之后会亲笔回复。’

这是极其明确的拒绝,他拒绝履行责任。

‘看到后会亲笔回复的’正确意思是:我不会回应。

因为扔到臭水沟里的漂流瓶永远不可能被看到。

后文的‘你们尽管求,我不一定应’,‘我可太希望多点乐子了’等等句式,本质上都在昭显他高高在上的那股子恶趣味。

这篇文章在当时引发了极大的反响,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导向,也使得很多清醒的中青年看清楚了这个孩子的任性狂妄,不再对他抱有期待。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