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226、县令升堂(1)

史书记载:

大梁王朝嘉和二十二年,发生了一场史无前例的、针对崔岘的文人暴乱。

自开封为中心,迅速蔓延至整个河南。

唯有一处地方例外——

那便是,南阳。

起初,关于小神童崔岘的消息陆续传回来,南阳百姓是不相信的。

啥?

你是说,大梁第一神童,南阳的骄傲、陛下亲赐麟子文星的——小神童崔岘,如今成为人人喊打的‘异端’?

无数学堂、书院的学子夫子,因反对崔岘而罢课游行?

大量书肆甚至因崔岘而关门歇业?!

“放特娘的臭狗屁!”

仲景巷里。

曾经因‘三斗小麦’而差点撕破脸绝交的张婶子、李婶子,正在合伙骂人。

张婶子一叉腰,怒道:“天要下雨,娘要嫁人!书铺子开不下去就说开不下去,这倒闭了还能赖到我们小神童身上来?”

旁边。

李婶子比她更生气:“再乱嚼舌根,我撕烂你的嘴!小神童走到哪里都受欢迎,怎么可能会是那什么异端!”

两位妇人对面。

一个被骂到狗血淋头的中年男子神情讪讪,委屈道:“我,我这不是听人家说的嘛!外面如今都在传,小神童要完蛋了。”

张婶子、李婶子还是不信。

直到次日,一个令仲景巷街坊邻居们都惊慌的消息传来——

小神童所在的河西村百姓,结伴去县衙报案了!

说是,要给小神童讨个公道!

娘嘞。

真出事了?

张婶子、李婶子等人惊慌结伴出门,打探消息。

不出意外,今日南阳县城都乱套了!

到处都有人言之凿凿的说:“小神童在开封,被欺负的很惨!”

岂有此理!

张婶子、李婶子袖子一撸,当即决定,去府衙!

不仅她俩。

纵观南阳大街小巷,杀猪的、砍柴的、卖货的,形形色色的妇孺老幼,许多人放下手中的活儿,担忧出门询问情况。

至于理由?

悯农二首,除掉了贪官赵志,还百姓一个公道。

全南阳成年男子,因他免三年徭役苦。

全南阳百姓,因他免五年粮税。

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