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面再次风平浪静。
渔船上,渔女煮了一锅鱼汤,那边的年轻男子则是在烤鱼。
汉子则是看着那个坐在船头的年轻人,说不出话来。
这会儿海面都还到处是那怪鱼尸体。
“神仙老爷,鱼好了。”
渔女用大白碗给周迟盛了一大碗鱼汤,年轻男子则是小心翼翼地把烤鱼摆过去。
周迟道谢一声之后,低头喝了一口鱼汤,赞叹道:“真鲜。”
然后他夹了一筷子的烤鱼,吃了一口,笑道:“手艺很好。”
听着这评价,三人这才放宽了心。
汉子忽然又扑通一声跪在周迟面前,又要道谢,周迟有些无奈,“既然相遇,就是有缘,那人害人太多,早就该死,也就是顺带救下你们,道谢都说了好几次了,还要谢,能说出别的来?”
汉子一时间有些尴尬,还真是没什么新词可以说了。
反倒是渔女这会儿开口,“要是神仙老爷不嫌弃,我愿意侍奉神仙老爷一辈子,做牛做马都行,报神仙老爷大恩!”
周迟扯了扯嘴角,用筷子敲了敲了海碗,指了指那条烤鱼,说道:“这就当是你们的谢礼了,我很满意,你们要是真心感谢我,那就少吃几口,给我多留一些。”
听着这话,三人都明显轻松不少。
周迟看着渔女的腰间,那里有个小竹篓,不过已经破损,里面空无一物,“你就是所谓的采珠女?能不能跟我聊聊这是这么个意思,我也是在书上看过,但还没亲自见过。”
渔女点点头,很快就说起采珠女的由来,大汤朝廷在海边设立有珠司,渔民出海捕鱼,要将鱼获大半上缴官府,但若是家中有适龄少女,就可以申请成为采珠女,这样一来,渔民的鱼获便可有大半可以归自己所有,只用上缴小半。
而采珠女只需要采到一定数量的蚌珠,就可以注销珠司那边的谱牒,不用再继续采珠,而即便如此,所在家中的渔民,也可以依旧少交鱼获。
不过若是采珠女嫁出,入了别家户籍,原本的户籍所在的一家人,就没了这等优待。
这也是为什么渔女说不愿嫁人的缘故,只要她不出嫁,那么优待就一直会在,爹就不用那么频繁地出海捕鱼。
要知道,虽说上了年纪的渔民都有了经验,但在大海上,依旧是风险不小,不会每次都能平安归来的。
“我如今只差二十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