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21章 安塞(2)

塞就在眼前。

董二柱顶着刺骨的寒风,一马当先地骑在队伍前头,满脸兴奋地回头看着江瀚:

“瀚二哥,咱终于到家了,”

江瀚叹了口气,神色复杂:

“家里都没人了,不过是个住处而已。”

一旁的邵勇策马靠了过来,好奇的问道:

“江大人,我一直听柱子叫你二哥,这么说你还有个哥哥?”

江瀚摇了摇头,回应道:

“没人了,我家原来有五口人,天启年间遭了灾,父亲饿死了,哥哥去服徭役,死在了路上。”

“四岁的小弟被流民拐出村子,煮了吃了;家母想不开,便上吊了。”

江瀚叹了口气,语气带着一丝苦涩:

“后来剩我一个,实在活不下去了,就和柱子一起去参了军,勉强混口饭吃。”

邵勇沉默了,握着缰绳的手微微用力,张了张嘴,却不知道该如何开口安慰。

而江瀚反倒坦然一笑,拍了拍邵勇的肩膀:

“不提这些了,白家沟马上就到了;穿过这马家沟,马上就能看了。”

江瀚家就在安塞县的白家沟,紧挨着马家沟。

白家沟不过是个不起眼的小地方,但隔壁的马家沟可是出了个进士,叫做马懋才。

马懋才,江瀚对这个人并不陌生,备陈大饥疏好像就是他写的。

崇祯元年,马懋才路过陕西,见家乡遭了灾,于是就写下了备陈大饥疏并呈给了皇帝。

上书后,朝廷确实下拨了一些赈济。

按理说,不少乡亲都受过他的恩惠,不过这些和江瀚家已没什么关系了。

那时候,江瀚早就去了延绥镇当兵。

江瀚家就在马家沟对面,仅仅隔了一条延河;跨过干枯的河床,江瀚骑在马上,扫视着这个曾经生养自己的小村庄。

这是一个典型的陕西农村,以土窑洞为主,剩下的都是些摇摇欲坠的黄泥房子。

走进村子,江瀚发现这里早已破败不堪,村民死的死,逃的逃,十不存一。

许多空着的房屋都已破败不堪,院内积雪足有半尺多深,长满了杂草,显得格外荒凉。

江瀚招手叫来董二柱,对他吩咐道:

“柱子,你把下面的兵丁打散,五人为一组,你带他们去找些空房子,分批住进去。”

“反正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