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
张皇后笑道,才转过话题问她:“宝姑娘在等陛下回来?若是有事,我先去厢房等着,过一会再来。”
宝钗忙说:“不是什么要紧事,娘娘留下等,我先回东厢房。”
张皇后拉着她,正笑着想说话,外头传来太监的声音:“皇上驾到!”
两人都忙起身出殿外迎。
楚延刚回后殿,就见两位端庄贵气的美人立在殿门处,竞相辉映,一位端肃威仪的美妇,一位丰美明艳的未出阁姑娘,见到她们后,一时心情愉快。
“你们怎么在一起等我?来,我们进去再说!”
楚延笑着拉了两人的手,进了后殿,在东次间软塌上坐下,顺势将张皇后拥入怀中,叫她坐在自己腿上,圆翘臀儿压着。
宝钗脸色红润,却不说话,只坐在软塌对面。
“陛下!”
张皇后低声道:“请松开妾身,妾要给陛下跪拜请罪。”
楚延诧异:“你何罪之有?莫非是心念丈夫,不愿跟朕了?”
宝钗听了,不禁抿唇一笑。
张皇后眼神幽怨:“陛下说笑了,妾如今是祸国之后,留宫中一日,就是污陛下圣名一日,何不放妾身出,以免陛下失礼于天下后世。”
楚延看了一眼宝钗,再看了看她,笑道:“宋瑞那篇奏疏我看了,文采不俗,条理分明,想不到他当兰台寺大夫第一天就敢上谏,朕倒是小瞧这些言官了。”
张皇后低声道:“俗话说,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陛下召幸妾身,宫人皆知,迟早有一日会传出宫外,妾身贱名不足惜,陛下圣名却不能因妾身而毁了。”
见她执着于此事,楚延便说道:“皇帝圣名不在宫闱,而在天下,唐太宗私德有亏,后世人却依旧推崇他为帝王典范。”
仍旧拒绝将她送出宫。
宝钗这时说道:“皇帝陛下乘时而起,提三尺剑定乱世,入京后与将士约法三章,秋毫无犯,市肆不惊。
虽如此,据我看来,世人多庸俗,好在背地里嚼舌根,有损陛下圣名,若要堵天下人之口,何不将娘娘送入城外皇恩寺出家,待过一段子,再召娘娘入宫服侍陛下。”
张皇后忙说道:“宝姑娘所说正合我意!”
楚延一笑,说:“你们到底不明白,不清楚朝廷事,那宋瑞说得再好,也不该他来上谏。”
见两人都看过来,楚延就解释说:“他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