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连李纨作的诗也收起来,一并呈送到皇帝桌前。
黛玉一双眼睛一眨不眨的看着他,远远的瞧着,却见他并未马上看诗,低头吃了湘云送到他唇边的酒,惹得云丫头娇嗔不止,与他在月台上笑闹。
皇帝如此,底下人又岂会规矩?
不一会就有丫鬟走动敬酒,袭人也端了酒来敬她们,鸳鸯也来了。
黛玉草草喝了几杯,眼神一直留心那边,终于见到皇帝拿起诗文,云丫头贴在他身上与他一块看,喝得有几分醉了。
“果然昏君,当着云丫头祖母和婶子的面也这样。”
黛玉心里暗道,忽而听到湘云笑起来,转头又看去,见她拿着纸不知在说什么。
半晌,黛玉终于见到皇帝猛地转头,与她遥遥对了一下眼神。
两人仿佛心有灵犀,各自明白了对方心意,就像那一次做梦后楚延来到她屋里,她知道皇帝来做什么,两人也彼此知道对方做梦,只是未曾说出口。
这次也一样。
黛玉确认了这皇帝能掐会算,虽没有亲眼见到元妃省亲,却比她们知道得还清楚!
而皇帝,也知道她在试探他,故而看过来时,朝她笑了一下。
皇帝并不在乎她知道!因为他是皇帝,知道他会妖法又如何?
黛玉又拿他无可奈何。
月台上。
“唉呀?”湘云拿起楚延面前的诗词,奇怪问道:“这是谁做的?怎不署名。”
她看上面的诗,写得倒是不差,其中后两句“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正是颂圣诗句。
楚延看到就知道是谁的诗词,于是远远看向黛玉,与她对了个眼神,又朝她一笑。
把元春拉来,“你也来瞧瞧,这诗词可好?”
湘云不知道,或者说不记得她林姐姐写的这首诗了,楚延想看看元春记得不,她肯定是看过的。
元春看罢,赞许道:“写得倒是极好,不知是谁所作,竟忘了署名,原本能点为魁首,这下又说不准了。”
湘云忙翻看其他诗词,本以为能找出缺的那人,谁知竟找不到,因而诧异说:“这是多出来的一张诗词!”
楚延笑道:“她倒是细心,拿纸笔来。”
宫女端来笔墨,楚延提笔在她诗词后再写上一行诗:“省亲珠玉尚萦梁,再试文心竟遁藏。若道颦卿才已尽,朕赊星斗续潇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