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五章 抽丝剥茧(求月票、求推荐票)(2)

到了唐武宗时期——也就是当今皇帝——局势发生了逆转,随着李德裕被召回中央,李党再次得势。

“难不成是牛党之人将我点为进士?”

黄举天稍作思索,便觉得这想法站不住脚。

“像我这样出身庶族的考生,本届没有一百也有五十此次来长安赴考,我也未走任何牛党官员的门路。”

更何况,除了策论,他上交的答卷几乎一片空白。

牛党之人再怎么与李德裕针锋相对,也不至于选中一个鸭蛋吧?

第二个关键词,是“武宗抑宦”。

自唐玄宗起,宦官便开始干涉朝政。

到了德宗时期,宦官更是掌控了中央禁军神策军,权力膨胀到能左右皇帝废立乃至生死的地步。

是的,有兵权的太监就是这么任性。

不仅唐宪宗、敬宗惨遭宦官毒手,穆宗、文宗,乃至当今武宗,皆由宦官拥立上位。

在这样的局势下,唐武宗李炎登基后,果断出手打压宦官势力。

重点针对的便是权宦仇士良。

史载,会昌元年,即今年年内,李炎将亲临左神策军阅兵。

李德裕借此机会起草诏令,削减神策军粮饷,以此限制仇士良。

仇士良得知后,对李德裕恨之入骨,欲除之而后快。

武宗对李德裕深信不疑,当即向左右神策军宣谕,表明赦书皆出自自己之意,并非宰相所为。

此后,仇士良处境日益不妙,会昌三年只得称病还乡。

武宗削其官爵,罚没其家财,终使其横死乡野。

而此时正值会昌元年初,仇士良依旧权势煊赫。

因此,尽管黄举天抵达长安后,并未与任何宦官产生关联,他仍将这一朝堂背景视为关键要素,列为重点思考对象。

“最后一个关键词,是你,邱慕阳。”

今日傍晚,黄举天清楚看见,邱慕阳的大名亦出现在榜单之上。

此刻,他在屋内来回踱步,眉头紧锁,脑海中不断复盘整件事的来龙去脉。

得出的推论是:

“若当日上交的是一份毫无内容的白卷,那么黄巢的命运,绝不会出现如此惊人的反转!”

从一个本该落榜的商贾士子,一跃成为今科进士。

思来想去,最有可能的变数,便是那篇实为举报信的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