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二十九章 澄迈民情(5)

然不语,任由黄举天帮他披上常服,忽然轻叹一声:

“可惜了。”

可惜他没有适龄的女儿,否则

“咯噔。”

屋外传来一阵轻微的响动。

两人出去一看,原来是梁家明等五人身体有所好转,特意前来向黄举天和李景让辞行。

李老仆关切地说道:

“哟,你们晒伤的部位还在脱皮,何不多住些日子呢?”

在县令面前,几个渔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面露难色,最后还是把梁家明推出来。

“李县令,我们实在放心不下家里的娘亲姐妹”

黄举天心中了然。

他并未忘记,几人此次外出采珠,是为了给振州的亲人补上珠税。

可如今,他们辛苦采来的珠蚌,早已被琼州府的恶吏收缴一空。

黄举天担心,几人空手而归,不仅帮不上忙,还可能因情绪激动而惹祸上身。

他自然不能拿自己的钱,直接帮他们交税。

琼州困苦的百姓多达数千,哪怕有一天他把陈家给抄了,这种帮法也绝无可取之处。

思索片刻,黄举天忽然想起,梁家明对郑家的仇恨,似乎比对陈家还要深。

于是他问道:

“你们可知,负责振州珠场司刑罚的,是郑家何人?”

梁家明几人小声讨论了几句,最终给出了两个名字。

黄举天微微点头:

“我会安排郑翊给族人递话,减轻或免除对你们亲人的处罚。”

梁家明等人身为疍民,受到的最直接压迫便是沉重的税负,而郑家恰好出了不少酷吏,因此仇怨更深。

但在黄举天看来,郑家的问题与其他三家相比,不过是小儿科,属于可以团结利用的范围。

所以,梁家明听到黄举天这句话,眼中才会闪过一丝讶异。

但他还是拉着几个弟弟跪下,叩谢恩德:

“多谢黄县丞!多谢李县令!”

黄举天双手扶起梁家明,亲自将他们送到县衙外;

又从荷包中取出四十文钱,递给梁家明。

这点钱虽远不足以补足珠税,却足以解燃眉之急,让他们在归途中不至于太过艰难。

黄举天心中清楚,这不仅是对他们的短期帮助,更是为未来埋下的一颗种子。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