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四十二章 迷雾重重(5)

以便运作北进之事,并无真情实意。

倘若黄举天能给出更多利益,他又何乐而不为?

“只是,那时本官远在长安,你如何保证兑现承诺?”王弘业问道。

黄举天露出心照不宣的笑容:

“刺史已将答案说出来了。”

王弘业愣了片刻,随即恍然大悟。

‘不错,正如之前推测的那般,本官升迁之后,便是他黄举天唯一能够依靠的人脉,他怎敢不尽心尽力为本官效力?’

想到这里,他再无顾虑;

当即同意将盐场,交给黄举天手下的郑家运营。

与黄举天相谈甚欢的王弘业,此时已将最初的不快抛诸脑后。

临别之际,他更是亲手为黄举天倒了三杯酒,摆出一副亲如自己人的姿态。

最后,黄举天为打探长安情报,故作不经意地提起,仇士良派宦官在湖南、广西杀害两位宰相之事。

王弘业的反应却十分微妙。

他冷冷道:

“仇士良奸宦而已,不必提他。本官送你下楼。”

黄举天心中一沉。

他方才问话时,刻意用了“仇公”这一尊称,可王弘业不仅直呼其名,还以“奸宦”贬低。

明明王弘业是靠着仇士良的提携,才得以迁任琼州刺史,为何今夜态度骤变?

深思之下,黄举天很快意识到另一个关窍:

仇慕阳及其羽翼,正在潭州对符家的槟榔商路发难;

符家是王弘业的岳家;

王弘业是投靠仇士良的士族文官;

符家与王弘业结亲,知道王弘业的背景。

那么问题来了——

符家为何不找王弘业出面,到长沙县调停此事?

是王弘业无能为力,还是他根本不想帮?

‘意料之外的变故会是什么?’

黄举天心中暗忖,面上却不动声色;

问清李景让的所在后,立即告别王弘业,前往州府内院将老人接出。

他本担心李景让这两日,会受王弘业磋磨。

结果李景让见到他时,反而诧异道:

“老夫不是让你留在澄迈等消息吗?你怎么来了?”

黄举天闻言,顿时明白:

“先生,是王弘业那厮”

李景让为保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