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圣明!此乃万世之功也!"
霎时间,文武百官齐声应和:
"臣等......恭聆圣训!!!"
文武百官的齐声高呼如惊雷贯耳,声浪在奉天殿七十二根巨柱间震荡回响。万国使臣被这突如其来的山呼声震得心神摇曳,不少西域小邦的使者甚至下意识地后退了半步。
庆帝缓缓抬手,只是一个简单的动作,满殿轰鸣顿时归于寂静。这份令行禁止的威仪,让在场诸藩君主无不色变。
"既然诸位都明白朕的苦心,"庆帝的声音依旧平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那今日便在此立下规矩。朕要颁布大庆会典藩国篇,为天下定万世之法!"
说罢,庆帝目光如雷如电,望向丹墀下万国使臣:
“天命在我,朕只问此番——”
"谁有异议?!!"
话音落下,文武百官齐刷刷转身面向使臣队列,千百道目光如利剑般射向尚未有反应的诸国使臣。
文官以李青松为首,武将以贾玌为首,满朝朱紫齐声大喝:
"谁有异议?!"
喝声浪如惊涛拍岸,震得殿瓦簌簌作响。
各国使臣被这突如其来的威势震慑,不少人面色发白,下意识地后退半步。
喝声浪如惊涛拍岸,震得殿瓦簌簌作响。各国使臣被这突如其来的威势震慑,不少人面色发白,下意识地后退半步。
满殿喝声如雷霆贯耳,震得梁柱间尘埃簌簌而落。
七十二根巨柱投下的阴影里,万国使臣僵立当场。
无数道目光在御座与辽王之间来回游移,喉结滚动的声音在寂静中格外清晰。
这哪是共商国事,分明是刀架颈上的逼宫!
而且逼的......还是“万国”的宫!!
连法典细则都未示人就要诸国画押、不得有异......天朝行事竟历次霸道如斯!
西辽国主阿剌木沙汗的狼裘微微发颤。
他瞥见蒙古大汗乌力罕腮帮咬得凸起,显然也憋着口恶气。
可谁又敢开口?
丹陛两侧武官按刀的手青筋暴起,辽王腰间那柄剑还沾着倭寇的血。
安南使臣阮文绍冷汗浸透后襟。
他想起临行前国主的密嘱:"若天朝强压,暂避锋芒。"可这锋芒避得太过屈辱——那法典里若写上岁贡翻倍、驻军权、削藩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