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三百二十六章 梦境中的交锋(5)

佛陀以大爱接纳这些生出佛心的人,似乎并未发现有何不妥。

只是很快情况就出现了变数。

向佛之人因为遁入空门苦苦去悟那空之妙,结果就是无人耕种无人生产,以至于佛陀的这些弟子们渐渐衣衫褴褛饥弱不堪。

佛陀对此反应慢了半拍,祂先是度化亡魂让人不要惧怕死亡。而后又让信徒不要荒废劳动,告知他们在劳动中也能感悟佛法造化

如此种种,可算是让剩下的信徒度过了这次难关。

好不容易把这佛国又改造成了一片富足之地,结果祂又悲催地发现信徒们只顾着追求‘空’,连欲望都没有了,以至于佛国的人口出生率大降,眼看就要没有新生婴儿出生了!

于是佛陀赶紧给自己的教义打补丁,并且表示将婴儿带到世间享福也是一种大善,孩子越多教育得越好代表了信徒的福报越大

信徒们纷纷结婚生子,以大爱之心对待每一个降生佛国的孩子。

看起来,好像自洽了啊。

可是转瞬,赵以孚又出怪招。

原本肥沃祥和的佛国风云突变,变成了一个妖魔横行又土地贫瘠的荒芜之地。

人生活在这片土地上无比艰难困苦,孩童会被妖魔掠走作为血食,侥幸长大也必须辛苦劳作来养活家人。

苦,苦不堪言,正印证了佛陀所言的:世人皆苦。

这就是佛陀擅长的领域了,祂教导世人当‘乐于苦’,此世得苦,则来世多福。

与此同时佛陀派遣诸多有大法力的佛子到处降妖伏魔,终于维持了这一界安宁。

如此种种,信徒遂安,得以继续繁衍。

可是地上的产出越来越少,能养活的信徒越来越少,每年降生的新生儿也越来越少

如此,对于许多信徒来说来世都已经没有了,灭世的迹象已经越来越清晰

画面在此定格,这个与其说是梦境倒不如说是对未来某种推演的梦境就到此为止了。

赵以孚用一种点到即止的语调询问:“不知菩萨可知有办法解此死局?”

此问一出,梦境破碎。

赵以孚与阿逸多再次在那半山腰上的墨亭中对面而坐。

阿逸多苦笑一声道:“我所能想到的,唯有在那一日来临前将愿意皈依者接引入净土,而后让那荒芜大地自行变迁,以观后效。”

祂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