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上难度甚大。
有官员对沈念这种“先抛问题,再呈答案”的炫耀上谏方式,甚是鄙夷,认为沈念此举过于张扬,实乃邀宠卖乖之举。
还有官员认为,沈念急于擢升,自以为得到了皇帝信任,便想将自己由张居正的学生变成皇帝身边的自己人。
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沈念。
但鲜有人能猜到,沈念此举,是为了给张居正减负,是为了此策更易落地实施,是为了天下百姓的幸福。
为此。
他完全不顾惜自己的名声,无惧被地方官员咒骂。
想不到这些,不是一些官员不聪明。
而是在他们眼里。
沈念这种损己利他的做事方式,只有傻子或圣人才能做得出来。
与此同时。
京郊县乡的一些地方官员胥吏听到此安民策后,已开始咒骂沈念。
考成法本就将他们逼得日日忙碌,不敢懈怠。
而今朝廷又将最难做的安民亲民之举,划入考成法之内,使得他们更加难做。
此消息传到民间街头后,百姓也并非全是欢呼声。
一些落第书生认为沈念常朝直谏,实为逾矩之举,令人鄙视。
一些巨商豪贾则称此策将会破坏官场规则,使得他们的生意更加难做。
当然,也有夸赞此策的。
一些百姓认为此策可限制官吏对底层百姓的欺辱盘剥,实乃爱民之策。
沈念对这些评价,完全不在乎。
他来大明一遭。
不是要做一个沽名钓誉、毫无用处的清流;不是要做一个全顺君心、趋炎附势的乖臣;更不是要做一个对上官唯命是从、玩乐至上的庸臣。
他有信念。
与张居正一样的信念,甚至比其更加纯粹。
至于他选择苦一苦官员。
乃是因当下的大明官员,过于肥己、过于享乐,即使苦一苦他们,他们也不会苦到哪里去。
又一日,入夜时分。
正阳门大街、猪市口东一座酒馆的二楼包间内。
沈念做东,为梁辰、梁晴兄妹践行。
明日一大早,二人便将跟着户部考察河南府民生的官吏队伍返乡。
且作为考察队伍的引路人,可将知晓的一切不公之事,告知户部的官员。
这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