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0098章:百花齐放,群魔乱舞!百家议政诣阙者规(4)

利益为重,以及新政的目的到底是为了什么。

诣阙者暂定为三百人。

由民间书生推荐志同道合、信奉一种学说的言事人,然后提交议政书,交由翰林院审核。

此外。

百家议政之时,除了三百名诣阙者外,还可有一千名听者围观。

午门地方虽大。

但一旦超过一千人的规模,最外围基本就听不见一点声音,甚至看不到人了。

想成为听者,需主动报名,翰林院会根据不同的学说主张,对其进行筛选。

这一千人,只能听而不能讲,但他们可将自己的想法告知诣阙者,让他们传达。

至于其他人再围观,就只能站在设置的栅栏之外了。

规定中还有一些细节。

比如:每个人议政时,必须在一刻钟内将主张表达清楚。

之所以如此设置。

是因为诣阙者大多都是常年讲学之人,放开时间让他们说,有些人能一口气说大半天,还意犹未尽。

比如:百家议政的七日,都是从正午时分开始,持续到太阳下山。

之所以如此设置。

乃是因朝廷安排的文员胥吏需将讨论的内容,形成文字,或抄写、或印刻,方便所有人都能了解前一日讨论的内容,让所有人迅速了解彼此的主张观点,保障百家议政的正常进行。

还有,禁止对个人私德进行揭短攻讦;禁止咬文嚼字,臆测虚谈等,若有这些行为,官员将立即叫停他的发言。

近午时。

百家议政诣阙者规张贴出来还不足半天,便有一大群书生围到了翰林院。

“凭什么如此筛选?难道没有志同道合者,没有人支持,就不能成为诣阙者吗?”

“既然是百家议政,就应畅所欲言,所有人都能言说,而不是在议政之初便将人分三六九等!”

“一些名士也不过是徒有虚名,会哄骗年轻人罢了,他们没有资格代表我!”

“我心中有治国救世之策,我一个人都能说上一天一夜,六天能干什么?”

“我不同意,区区六日能议出什么,西汉盐铁之议辩了五个多月,南宋朱子与陆九渊兄弟的鹅湖之会也有三日,我们辩的是国政,至少要一个月才行!”

这些书生们本就不是守规矩的人。

他们见朝廷定规矩,与自己想象中的不一样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