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0136章:五十万亩!殷正茂:老夫距离入阁又近一步(4)

试之日。

小万历亲至皇极殿,百官如常朝一般,左右站立。

四百八十名中试者被礼部官员引至皇极殿外的丹墀(红色平台),东西向列队,朝北而站。

随即,小万历颁赐试题,令内侍置于策案之上。

中试者们当即行五拜三叩之礼。

殿外响礼乐,鸣鞭炮。

这番流程走完后,小万历与百官先后退朝。

然后,锦衣卫置试桌试椅于丹墀,礼部官员分发策题,中试者们跪受策题后,便开始答卷。

殿试正式开始。

此刻。

巡考官王锡爵很是兴奋地望着考生们脸上的表情。

他觉得,考生们看到这道殿试之题,脸上的表情绝对会非常丰富。

因为换作当年参加殿试的他,来答这道题,都不一定能答得合格。

果然。

不到片刻,便有多名考生露出哭笑不得的表情。

小万历拟定的这道殿试题足足有一百多字。

但总结成一句话就是:以河南假丈田之事为例,详论加征田赋之利弊。

许多考生都猜到殿试可能会考近日的河南假丈田之事,但他们将考题重点押在了丈田法的意义与价值之上,根本没想到会考加征田赋之利弊。

此题的难度在于——

在很多考生眼里,加征田赋乃是朝廷国库窘迫时,最快的救急方式,非常正常。

但若结合河南假丈田之事,此类用假步弓变相导致加征田赋之事,显然是不可为之事。

这让许多考生都不知该如何动笔,皇帝到底是想让他们答利还是弊,很难决断。

虽然殿试之题都是言之成理即可,没有对错。

但此道题的切入点非常难写,论据也非常难以引经据典,和往常殿试之题完全不一样。

眨眼间,一刻钟过去了。

竟无一人动笔。

好在殿试的时间足够长,要求是:殿前对策,至晡而出,即申时(下午三时到五时)才能交卷。

不多时,王锡爵看到一名书生动笔了。

临川汤显祖。

他对汤显祖有印象。

这类经常与田间百姓打交道的考生,反而更易知晓如何写,也敢于下笔。

这道题的关键,就是站位。

站在旧制旧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