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知晓荆州江陵张老先生的大限之期将至,接下来,朝堂恐要掀起一场“倒张”的暴风骤雨了。
八月初十。
张居正的荆州同族来到京师,告知张居正:大父善食,身体无恙。
大父,指的便是张文明。
这使得张居正放下心来,开始专心于朝政。
八月十六日。
张文明写给张居正的回信,送到了张居正手中。
张父对着张居正斥责了一顿。
其称:“肩巨任者不可以圭撮计功,受大恩者不可以寻常论报,老人幸未即衰,儿无多设不然之虑,为老人过计,徒令奉国不专耳。”
直白来讲就是——
“你老子的身体非常硬朗,你不能为了照顾老子,而分散效忠国家的心。”
此信。
不但是令张居正看的,还是让李太后与小万历看的。
张居正看到此信后,悬着的心总算落地,开始将全部精力都放在新政之上。
八月二十日,近午时。
山东承宣布政司,青州府,安丘县。
一座小饭馆内。
沈念的父亲沈尧山与岳父顾东易带着商队成员,正在品尝当地的特色小吃:芝泮烧肉。
年初,二人带着商队离京后,以振兴北境商贸为目的,成立了尧东商行。
二人遵循“货通北方,让利于民”的经商原则,先后前往北境九边、河南、山西、陕西、山东四省做起了运送各类货物,扶植当地小商人的生意。
经营近八个月来,尧东商行已颇有名声。
二人坚持,尧东商行的货物一定要是同价位质量最好的货物且损耗自负。
二人提出,利润共享,尧东商行总行与分行的东家与掌柜只占盈利的一成,其它均平摊到底层工人身上。
当然,尧东商行对工人的选择极为严苛,一般人,根本难以成为尧东商行的伙计。
沈尧山与顾东易见到山西张王两族的衰落后,当即决定,尧东商行所赚的钱财,全部回馈于百姓,回馈于朝廷。
二人在杭州府存储的钱财已经足够为沈、顾两大家族养老。
二人经商的目的,不是成为大明首富。
而是让长江以北的商贸兴盛起来,让北方百姓对土地的依赖性降低,让他们拥有更多赚钱的机会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