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0164章:死刑犯逃罪,三法司丢脸(3)

不会泄密!”冯保连忙保证说道。

稍倾。

沈念在偏殿开始撰写释教干政疏。

其实以小万历之口,说出此奏疏的大概内容来吓唬李太后就行。

但没有此奏疏,小万历就是在扯谎。

一国之君怎能扯谎,故而必须要有此道奏疏。

片刻后。

沈念撰写完毕,交给了小万历。

小万历看罢奏疏后,看向沈念,道:“沈卿放心,朕不会将此奏疏是何人撰写告知母后的!”

小万历知晓,李太后若知谁写的奏疏,大概率会算后帐。

故而他会刻意隐瞒下撰写奏疏之人的名姓。

片刻后,小万历再次摆驾坤宁宫。

约一个时辰后,小万历面带笑容地回到了文华殿。

很显然,此道奏疏唬住了李太后。

午后,李太后宣布撤回口谕,称今年照例行刑。

两日后。

内阁将三法司提供的二百七十七份案宗全都检阅了一遍。

依照朝廷惯例。

秋后问斩并非会一下子处死所有犯下死罪的囚犯,而是挑选一部分罪大恶极的死囚处死,另一部分则继续留在死牢中。

杀一拨人,是为了严法令;留一拨人,是为了显仁政。

最后。

张居正定下了此次秋后问斩的死刑犯为四十二名。

其中五人,他做了标记。

意为让小万历用御笔将这五人从死刑名单中移出,只处决三十七人。

这套操作很讲究。

既保留了大明律的威慑力,还彰显了皇恩。

这才是张居正所能接受的“礼法结合”的处理方式。

八月二十八日,清晨。

三十七名秋后问斩的死刑犯经由御笔勾画,正式出炉。

不日便将举行斩刑。

顺天府境内的死刑犯在京师西市举行,地方州府县乡的死刑犯则在城门前或衙门前举行。

全都是在热闹的,百姓看得到的地方举行。

近午时,文华殿内。

小万历正在批阅奏疏之时。

刑科给事中王纪突然在殿外称有要事觐见。

六科官员皆有直接面圣的权力,不过通常情况下,都是先撰写奏疏呈递内阁。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