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
而另外一个经常有主意的人,沈念。
此刻正在翰林院修史馆中忙碌着校对史稿。
马自强笃定沈念一定会支持张居正夺情留任,因为沈念清楚地知道张居正对当下的大明意味着什么。
但他不愿让沈念开口。
故而为沈念布置了诸多事务,让他无暇关心此事。
马自强做了最坏的打算。
若张居正最后还是丁忧回乡守孝,依照他与吕调阳的体力与能力,根本不足以担负起当下的内阁重担。
吕调阳与马自强,一个比张居正大九岁,一个比张居正大十二岁。
之所以没能做到首辅。
正是因为他们没有张居正那种杀伐果断,敢于担当的魄力。
二人能在新政中充当副手,但却很难担得起新政改革的担子。
当二人体力不足或朝堂生乱之时。
小万历无奈之下,不是令徐阶归来担任首辅,便是令张四维入阁。
这两人是有能力主持朝堂大局的人。
然他们若成为首辅,二十七个月后,张居正归来,可能就没了位置,可能新政就变成了另外一副模样。
并且。
一旦内阁重组,便会有大批官员被降职或外放。
沈念在许多官员眼里,就是张居正的人,且在“苦一苦百姓不如苦一苦官员”的理念上,比张居正还要狠辣。
若他站出来支持张居正,立即就会遭到诸多官员的围攻。
马自强不想让沈念此时站在风口浪尖,故而不让他参与此事。
他向小万历汇禀后,小万历也非常认可。
沈念不言不奏,已是对张居正的支持。
当下。
此事的决定权,在小万历手里。
小万历本想着自己表明态度后,官员们便会妥协,没想到一下子钻出如此多的拗官员。
小万历见吕调阳、马自强、殷正茂一直不言,不由得有些着急了。
“立即传唤四人吧!朕要与他们理论一番,他们若改变想法,撤回奏疏之言,朕可以既往不咎,若固执己见,冥顽不灵,朕便杀鸡儆猴,用他们来堵天下官员的嘴!”
听到此话,吕调阳与马自强都皱起眉头。
小万历显然是想学嘉靖皇帝那时的大礼议之争,官员反对,便廷杖,便罢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