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0188章:特例擢升的诱惑!百官齐卷思良策(2)

五品的郎中。

每级三年考满,至少需要九年。

而一名六部郎中成为正三品的六部侍郎,再擢升为正二品的尚书,至少需要十二年。

至于尚书入阁。

则必须是翰林院出身,经过数次京察而稳健擢升,还要被皇帝信任,才能成为阁臣。

若有这三则条例在,至少能少奋斗三年。

更关键的是,若一些官员不抓住这次机会,无数地方官将会抢夺这个机会,甚至取代一些官员的位置。

当官,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身在官场之人,没有人不想擢升,官做的越大越舒服,越能展现自己的政治抱负。

这一刻。

许多官员都昂起脑袋,顿时有了动力。

王国光又补充道:“此外,经陛下特许,我朝官员谁有良策,可令那些兼并田地的士绅配合地方官员,自愿将不法田地吐出来,即刻官升一级!”

“诸位比地方官员提前知晓此事数日,望大家都珍惜这个机会,此策想出之时,便是全国丈田开始之时。”

听到此话,官员们都皱起眉头。

地方兼并者的反对与抵制,乃是全国丈田最难解决的问题。

谁要能解决了这个问题,那接下来的事情便都好办了。

就在这时,马自强突然站了出来。

“陛下,今年四百位新科进士已观政近十个月,臣建议明年年初至少将三百人外放地方,担任县官,主理全国丈田之事,他们当下的热情甚高!”

“好主意,如此,我们又减轻了全国丈田的一些阻力!”小万历满意地说道。

这一刻。

一些官员已看出,小万历、王国光、马自强三人明显是商量好的。

此乃一个阳谋。

小万历先对全国丈田之事定调,要求不宜延后。

而后王国光提出对执行全国丈田优秀的官员进行特例擢升,提高官员们的积极性。

最后马自强用“将三百名新科进士外放地方”之事,使得官员们产生危机感,他们若不积极,自有人会取代他们的位置。

这一招,就像牧羊人将一群羊赶在一条笔直的胡同里,前面只有一个出口,后面还有许多小羊在追赶,这群陷入胡同的羊,只能卖力朝前跑。

这一刻。

谁再敢提反对明年年初便施行全国丈田,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