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队者,乃是俺答的四女婿巴吉。
俺答部落在这两年与大明的互市中得到了不少好处,故而他们比大明更渴望北境太平。
同时俺答部落还不希望其他部落被大明封贡,特别是土蛮部落。
为此,大明与土蛮部落发生战事时,俺答部落一直是为大明提供情报的。
巴吉喜欢汉文化。
据说刚满四十岁的他擅于写诗,熟读兵书,乃是俺答最信任的谋臣。
若如往年一般的朝贡,他不会亲自来,他来自然是要与大明洽谈一些其他事宜。
对此,大明的态度也非常友好。
内阁阁臣殷正茂与礼部尚书潘晟亲自迎接,将巴吉以部落王子的规格对待,可谓给足了对方面子。
腊月十四日,午后。
身在翰林院侍讲学士厅的沈念突然接到通知,王锡爵召所有在馆的翰林官到前厅开会。
自王锡爵主掌翰林院后,鲜少开会,他属于实干型官员,且要比申时行严厉得多。
有翰林官犯错,他直接在院内就能骂起来。
当下,因为他兼着礼部左侍郎,正是忙碌之时,此时召翰林官开会,必是有重要任务安排。
约一刻钟后。
翰林院的一众检讨、编修、修撰、侍讲、侍读学士们全都来到了前厅。
王锡爵开门见山地说道:“我得到内阁通知,明日一早,俺答部落主使巴吉将来翰林院参观一番,中午在翰林院吃罢午饭后才会离开!”
“翰林院向来都是朝廷的门面,明日绝对不能让其看到不宜于展现我天朝上国形象的地方。”
“我有两点要着重强调,其一,各厅胥吏务必要将屋内屋外打扫干净,书籍文书皆不可乱放,书桌也要整理一番,将你们各自的杂物都收一收。”
“其二,今日都准时放衙,晚上早些睡,让鞑靼人看到我们昂扬向上的精气神儿,而不是一个个顶着黑眼圈,让其以为翰林院的人都是书袋子!”
“都听明白了吗?”
“下官明白!”众官员纷纷拱手。
王锡爵缓了缓看向沈念,道:“子珩,明日一早,咱们一起迎接巴吉,如何?”
“没问题!”沈念笑着说道。
沈念年轻有活力,外加面容俊秀,乃是展现翰林院形象的最佳招牌,王锡爵自然会选择他。
王锡爵接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