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言以蔽之:得民心之贤良者主持公道,才能令枉者直,使得上下相维,天下大治。
小万历想了想,从御座上站了起来。
“元辅、沈卿,朕受教了,是朕过于急躁,思索事情过于狭隘,朕距离亲政还有很远的路要走!”小万历非常认真地说道。
听到此话,张居正一脸感动。
“陛下还年轻,有些坎坷只有踏过去,才能成长,臣相信,陛下在三年之内,便有亲政之能!”
“陛下有此觉悟,已是江山之幸,社稷之幸,陛下经历此次挫折,是福而绝不是祸”沈念也开口道。
一时间,君臣三人相谈甚欢,进入了“君明臣贤”的和谐氛围之中。
当日午后。
都察院左都御史陈炌被召入文华殿,小万历与其交流足足一个时辰后,同意施行外派宦官考成监察策。
陈炌走出文华殿后,脚下生风,一边走,一边高呼:陛下神明!
此消息传出后,一众科道言官们皆懂得就坡下驴之道,纷纷呈递奏疏,歌颂小万历睿智英明。
唯一觉得难受的可能就是内廷宦官们了。
往昔,宦官外派乃是个美差、肥差,有宦官甚至耗尽家财都要争夺一个外派名额。
之所以如此疯狂,就是因其权力大,油水多。
而今此策一出炉,宦官外派就变成了一个高危差事,谁伸手,谁倒霉。
司礼监衙门,后厅。
冯保阅览完外派宦官考成监察策,心中没有愤怒,只有无奈。
自打他成为辅政太监以来,内廷一众宦官的权力越来越大,也越来越胆大,有人甚至明目张胆地索贿要钱,欺辱地方官员。
很多丑事都被他压了下去。
而今朝廷为外派太监上了一道枷锁,也在他意料之中。
冯保清楚,内廷之权,皆来自皇权。
如今,小万历已生出整顿内廷宦官的念头,他要做的只有配合。
冯保朝着在一旁伺候的两个宦官道:“通知下去,日后无论是内廷宦官还是外派宦官,都要学会弯着腰做事,既要完成陛下的差事,又不能得罪外朝官员与百姓,更不能乱伸手要钱,或倚仗皇权,耀武扬威。谁要不听话,即使陛下饶他一命,我也要弄死他!”
宦官因只是半个男人,故而只有两大爱好,一个是权,一个是钱,故而冯保着重强调这两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