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去该是民国时期新郎的装扮。但他为什么是目光呆滞,面无表情的?无论是面容还是体态看不出一点欢喜的样子来?场景也更为诡异,其胸前挂着一朵大红花,背后是一间古老的祠堂。这张照片是她前几天从一篇关于冥婚介绍的文章里剪下来的。盯的时间久了悦华眼前一阵眩晕,她合上相册,闭了灯。这时夜风吹开了窗户。
悦华忽忽悠悠的走进一个巷子,巷子尽头是一间学堂,学堂里传来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昔孟母,择邻处”悦华寻声走去,透过学堂的大门只见一个年近花甲的老头儿背着手,闭着眼,摇着头在孩子们周围徘徊。仔细一看不由得心中一冷:这老头瘦骨嶙峋,两只眼睛向眼眶里深深的凹进去,脸上一块块的印记说是老年斑更像是尸斑,手背发紫,青筋突起,异常怪异。这时老头睁开了眼,摆了摆手示意让孩子们停下。悦华注意到老头摆起的手,指甲是深灰色的。
“孩子们,读书是为了什么?”老头背对着孩子们问道。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孩子们齐声回应道。
听后老头儿呵呵的笑了,突然间他一转身将眼光竟射向门外的悦华,悦华顿感一阵阴风从背后袭来,霎那间寒毛耸立,慌乱中她转过身子向对面的祠堂跑去。
眼前的一幕叫她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这间祠堂正是相册里那个男人身后的祠堂!正对祠堂门的高案上由高到低分为五层,层层摆满了牌位!最后一排牌位前点了一排白蜡烛,其间摆着果盘,只是果盘里的果子早已腐烂,散发着腐臭味。悦华想看清牌位上的字,可是不论她怎么使劲儿挤眼也只得依稀看见几个字的轮廓。
“姑娘,你不该来这里。”一个苍老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悦华缓慢的转过身子一看,吓得她冒出一身冷汗!天啊!这不是学堂那个诡异的老头吗?
“请请问您是谁?这这是什么地方?”悦华不敢直视老头儿,声音有些颤抖的问道。
“这是赵家口的祠堂,姑娘你还是回去吧,否则可要大祸临头哇!”说完老头儿转身而走。就在悦华迈步往外走的时候,突然一阵风把祠堂的窗户吹开,蜡烛被熄灭冒着缕缕白烟。祠堂里昏暗无比,回荡着阵阵女人的歌声:“呵呵哈哈乌篷船靠岸边,载来鱼来载虾子,小娘子穿嫁衣,村头老周娶鬼妻。哈哈哈哈”悦华“啊”的一声双手捂住耳朵蹲坐在角落里
“啊”悦华一把掀开被子,满脸的汗水直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