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1024章 温情依旧(5)

的标准不能完全由你们制定,欧洲有自己的技术体系。”

周阳放下谈判文件,平静地说:“皮埃尔先生,我们带来的不仅是技术,更是一套经过实践验证的绿色生产模式。去年我们的氢基钢产量已经突破500万吨,碳排放比传统工艺降低了65%。数据不会说谎。”

他拿出手机,点开一段视频——那是轧钢厂氢冶金车间的实时画面,干净整洁的厂房里,机械臂精准地抓取原料,看不到一丝烟尘。皮埃尔的眼神有些动摇。

最终,经过三天三夜的拉锯,双方达成共识:由中国牵头制定氢基钢的基础标准,欧洲企业负责补充细分领域的技术规范。消息传回国内,周阳在视频会议里对周胜和周子轩说:“爸,子轩,咱们拿到了国际标准的‘入场券’!”

周胜在电话那头,声音带着哽咽:“好好啊当年我们想都不敢想,咱们中国的钢铁标准,能让洋人跟着走。”

这场胜利,让轧钢厂在国际上的地位更加稳固。美国、日本的钢铁企业纷纷抛来橄榄枝,希望能引进氢冶金技术。周阳没有盲目扩张,而是选择与日本新日铁合作,在越南共建一座环保型钢厂,将中国技术与日本的精细化管理结合起来。

周末,周子轩带着妻子和刚满三岁的女儿回大院。刚进院门,就听到刘大爷洪亮的嗓门:“周老,你家阳阳又上新闻了!说你们厂的钢材要用到‘一带一路’的高铁上!”

周胜坐在轮椅上,被晓兰推着,正和老邻居们聊天。看到周子轩一家,他脸上笑开了花:“囡囡,快过来让爷爷看看!”

小女孩挣脱妈妈的手,跌跌撞撞跑到周胜面前,奶声奶气地说:“太爷爷,爸爸说,钢铁是‘铁骨头’,我们家的铁骨头最厉害!”

周胜哈哈大笑,摸了摸重孙女的头:“对,咱们家的铁骨头,又硬又强!”

晓兰端出洗好的水果,对周子轩的妻子说:“还是你们有福气,赶上了好时候。当年你爸和周胜,为了厂子,没日没夜地干,我们这些家属,心里也跟着揪着。”

周子轩的妻子笑着说:“妈,现在好了,厂子越来越自动化,爸也能多回家陪陪我们了。而且子轩说,他们现在搞的绿色钢铁,对环境也好,以后囡囡长大,天更蓝水更清。”

夕阳下,大院里的老槐树投下斑驳的影子。周胜望着眼前其乐融融的景象,又看看远处轧钢厂高耸的烟囱(如今已成为清洁能源的标志),心里充满了安宁。他知道,周家的故事,轧钢厂的故事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