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边是阿房宫旧址、那边是古镐京,这一整片原来都是上林苑,我知道有个地方能避风!”
沙里飞指了指前方,带着两人又走了一里地,来到一处土墙夹角处。
这里风明显小了些,李衍点燃火把,借着摇曳不定的火光查看四周,很快有了发现。
周围土墙虽被风化的厉害,又覆盖厚厚积雪,但也能勉强看出,曾是古城遗迹。
镐京、阿房宫、上林苑
这些史书上璀璨的名字,历经无数岁月战火,如今也只剩下些难以辨认的土墙。
李衍笑道:“沙老叔对这里挺熟悉啊。”
“以前有阵子经常来。”
沙里飞笑道:“这不马上就入十二月了么,打夜胡的日子,记得几年前,长安富贵人家流行狐裘衣,尤其是打夜胡时,带着狐狸上门,能得不少赏钱,我们就来这边猎狐换钱”
“打夜胡”,又叫“打夜狐”。
传闻当年唐敬宗沉迷方术不死药,又荒淫无度,大兴土木,千古名篇阿房宫赋便是为劝诫其而作。
当然,写的再好,对其也没个卵用。
除此之外,唐敬宗还有个特殊爱好,喜欢夜里带人跑去打狐狸。
也不知为何,这玩意儿演变成民间习俗,每年十二月,城中乞丐和破落户们,就会装扮成鬼神,敲锣打鼓,挨着敲门要钱,说是帮你驱逐疫鬼。
为图个吉利,一般人多少都会给点。
颇有点万圣节“不给果就捣乱”的意思。
李衍疑惑道:“打夜狐还要送真狐狸,没听过有这回事啊?”
“欸,都是城里人跟风。”
沙里飞不屑道:“长安人就这样,看见哪家富户做什么,就纷纷效仿,说那天得到的狐狸皮,有辟邪之功,但后来就被禁了。”
“为啥?”
“出事了呗,传言说有人打狐狸,结果阿房宫那边有狐火,闹狐鬼,还死了不少江湖客,官府便下令禁了。”
“但我没去,也不知传闻是真是假”
随意聊了几句,李衍便取出一份书卷。
书卷制作精美,如扇子一般,竹为骨,上好的丝绢为皮,摊开后就是密密麻麻的字迹和地图。
这东西叫“哀册”。
原本是皇室之物,用于颂扬帝王、后妃生前功德,书写祭文,共同埋入墓中。
后来风俗流传到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