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二章 疑窦丛生(3)

负责接管,我们便返回矿山区域,具体他们人被送到了何处,我们并不知情。”

“空青山?”

顾正臣皱眉。

书吏林山提醒道:“县尊,空青山位于武岐山以东,两山以密林相连。”

顾正臣微微点头,看向周八。

周八急忙:“确实如此,每次郭橙押人至空青山山洞之后,我们便会撤走,并不留在那里。”

“那个山洞,你们知道路吧?”

顾正臣询问。

王虎皱了皱眉头,无奈地:“知道路,只不过去了也没用,那个山洞自今年五月开始就没再使用过。”

顾正臣低头沉思,问:“自今年五月开始,为何矿山没有再烧制石灰?”

王虎摇头。

周八也表示不知。

王虎突然想起什么,:“郭橙曾,石灰暂时够用了,可能是这个缘故。”

“够用了?”

顾正臣疑惑不解。

如果洪武六年五月份时,石灰够用不再烧制石灰,那为何又要留六十余人继续挖矿?

够用?

难道是因为城墙工程的石灰用量足够了?

但问题是,洪武四年时,金陵城墙建设如火如荼,为何在这个时间点上突兀地大量调离矿工?难道在洪武四年时石灰供应也饱和了?

这不符合逻辑,从账册来看,洪武三年时产量不断增加,这意味着产量始终跟不上需求,郭百斤这才不断催促生产,扩大产能。

没道理在需求量最大的时候,突然减少了产量,难道买家那里出了问题?

可即使工部换了人,也不妨碍郭百斤出手石灰,这是修造城墙的重要物品,采购人员不需要管哪里来的东西,只要质量过关,数量够,给产能对应的人工粮食就够了。

再了,别人卖石灰都是真人工,真成本,而郭百斤的人工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就是工部搞个竞标,也没人能竞争得过郭百斤啊。

从这个角度来看,不管谁在采购金陵城墙的石灰,都不妨碍郭百斤卖石灰,意味着这笔生意是可以继续做下去的。

洪武四年开始,矿工少了,产量锐减,但每个月都还有出货,这也明石灰生意依旧在做,销路并没有断绝。

“有矿工,有产量,有销路,有利润,竟然突然自断双臂,主动降低了产量,减少了利润,这不像是生意人能做出来的事。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