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满钵满。
最近斯拉夫国的订单下来后,他看到了赚钱的机会,揣着半打银行本票就往盛京跑。
这年头,赚战争钱得赶早,尤其是军工厂,那简直是印钞机。
“老爷,前面就到了。”下人的话刚落,霍允就看见街角拐过几个金发碧眼的身影。
男人胡子拉碴,女人抱着孩子瑟瑟发抖。
霍允眉头一皱:“停车!下去问问,咋这么多老毛子涌进城里?”
按理说东北和斯拉夫接壤,偶尔有斯拉夫商人不稀奇,但眼前这些难民破衣烂衫,眼神惶惶,一看就是逃难的。
下人转了一圈后,回来说道:“老爷,打听清楚了!这些老毛子都是从远东逃过来的。
小鬼子在那边烧杀抢掠,他们熬不住,拼了命往咱这儿跑。也怪了,咱边界的守军不但没拦,还派火车把他们往盛京送!”
霍允听后有些愕然,看着这些五大三粗的老毛子摇摇头,他也只是好奇而已。
驱车从城里出来,准备去工地看看的时候,却发现城门口排起了长毛子队。
几个穿灰布衫的政府雇员正趴在木桌上登记,旁边还贴着张褪了色的告示。
他正想凑近瞧瞧,忽见人堆里钻出个圆滚滚的身影——竟是老熟人赵佶。
“赵老板,你怎么也来盛京了?之前你不是说在皖南吗?”霍允看着赵佶笑道。
“哟!我说谁呢!老霍,你能来我怎么就不能来了?这可是赚钱的地方!”赵佶看到霍允有些意外。
“赵老板这是改行当慈善家了?”霍允眼尖地看见赵佶手里攥着本皱巴巴的花名册:“太阳打西边出来了,您老居然关心起难民来了?”
赵佶镜片后的小眼睛瞪得溜圆:“老霍你可别埋汰我!政府贴了告示你没瞅见?
这些老毛子可不是随便放进来的,最低得识得几个字,中学文化打底!”
他神神秘秘地拽着霍允往边上躲,袖口还沾着半截俄文报纸:“咱边界守军跟用火车将他们送到盛京,为的就是咱们这边好招人。
你看,现在这政府正在那边登记呢,只有登记了的老毛子才能进城,咱们之后招人也必须要招城里边的,招了之后去政府拿他们的信息档案!”
霍允挑眉:“中学文化?老毛子个个都是秀才不成?”
在江南招工那会儿,能写自己名字的工人都得供起来,更别说系统读过书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