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番外 通桥了(1)

陆沉玉测量过,这条大河,哪怕是最狭窄的河段,宽度也有600米。

要在如此宽的河上建桥,还是一群没有任何经验的人,难度可想而知。

陆沉玉想过几个方式,一是建造浮桥,利用浮木、钢筋、小船等工具搭建一道靠浮力悬浮在河上的浮桥。

这是不需要深水作业的一种造桥方式,也是最快的一种方式,当然,也是最不稳妥的一种方式。

浮桥受水流和风雨灾害等的影响很大,因为靠的是浮力,所以通行的人不能一次性上太多,还会有晃动感,安全性较差,且需要频繁维护。

浮桥更像是一种临时过河的解决方案,不够长久。

第二种方式,则是建造更为坚固的石拱桥或梁桥。

无论是石拱桥还是梁桥,都需要在河中打下桥墩。

打桥墩这事工程浩大,技术复杂,尤其是在这缺乏现代机械的原始时代,难度很大。

陆沉玉权衡再三,最终还是选择造梁桥。

这里的树木高大,几十米高的比比皆是,还很是坚硬,部落的城门就是用这里的树木制作而成,比钢铁也差不了多少。

不说千年不腐,坚持几十上百年不是树木问题,简直就是现成的桥墩,也就直接解决了要想办法排空某处河水来浇筑水泥桥墩的巨大难题。

就是这树干太高太粗的话,重量就无可避免的地惊人,如何将其精准地、稳固地固定在河底的淤泥和岩层中,还要统一高度,进而成了新的难题。

陆沉玉和界桥偷偷勘测过,河流最深的地方有13米,还好,不算太深,要是20米以上,加上水底的淤泥,那就难搞了。

陆沉玉花了几天的时间,才找到一个水流比较平缓,中间地段不算很深的河段开始造桥。

造桥的地方距离华夏部落不算远,就在种植地旁。

华夏部落的人按照陆沉玉的指挥开始造桥。

先是挑选了十几根坚硬的粗木,砍伐下来后进行晾干、防腐处理,处理好以后才让部落力气最大的战士们把这些处理好的粗木搬运到河边。

“行了,先放在河边吧,剩下的事情我来处理。”

陆沉玉把人打发走。

等到了晚上,陆沉玉就让界桥出来干活。

“好界桥,剩下的把这些木头立在河里的活就只能靠你了。”陆沉玉哄着界桥。

想要把这足以当桥墩的

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