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身前往二层楼的德远社剧场。
就是之前一楼饭馆,二楼相声的那地儿。
顺着楼梯上楼后,带着帽子和墨镜的他直接进入后台。
他掐着点来的,刚好散场。
还没进屋呢,在外边就听到里头叽叽喳喳,热闹非凡。
“郭老师,不愧是德运班主啊!”
“对,刚才那段可太好了。”
“尤其中间那包袱,妙!”
一般人正围着郭老师说话。
张远见人家正热闹呢,也没打扰。
这帮正在捧着说话的人,张远大多不认识,只有几个脸熟的。
郭老师之前和他说过,现在相声社是一块大招牌了。
咱们是赚钱,但同行同业有很多小剧场都不赚钱。
所以他想搞一个“相声联盟”。
这样能够弥补团体现在成熟演员不足的情况,又好给那些同行一口饭吃。
这是好事,他便没反对。
但心里清楚,除了说着这些外,郭老师还有种扬眉吐气的想法在。
当年我不行,没饭吃。
现在我不一样了!
不光能赚大钱,还能“当老大”。
我还能让别人吃上饭。
只要跟着我,就有钱赚。
这样一来,手下不光有徒弟,还有一群艺人围着。
就形成了如今的状况。
这帮人都靠他吃饭,在德远社的招牌下干活,算是“寄人篱下”。
当然要对郭老师百般吹捧。
因为排的活越多,演出费就越多。
一旦和钱沾上关系,话就多了起来。
再加上相声行靠的就是嘴皮子,那好话都成串成串的往外冒。
张远挺的直掏耳朵,觉得耳垂都腻乎了。
不过,也并非人人如此。
就像在校上课,班中总有那么几个“人精”,为班主任跑前跑后,鞍前马后。
不光端茶倒水,还会主动拿起小本记录上课走神的同学,帮老师“监察百官”。
可这样的人,一般不会是班级里成绩最好,能力最强的主。
心思都在这事上,学习还如何拔尖。
可老师也乐意有这种人围着,因为自己一个人,学生几十人。
能有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