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华可不是来蹭吃的。
他的位置十分紧要,起到的是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
不管部委还是下面的省地市,国办都是个中转站。
某种意义上,他们能决定信息的流通度。
当然,责任也是巨大的,一旦出现信息不通,决策失误,仕途也就到头了。
但抛开这个不讲,至少在信息传递的优先度上,李明华可以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有时候,材料的堆叠顺序,便可以决定一个地区的政策走向。
比如过去几年的清江省,多次关键性的节点,都得益于李明华的及时传递。
对此,刘清明十分感激。
毕竟,对方又不是清江人,更不会因为一个大学同学,而在工作上有所偏颇。
李明华这么做,纯粹是因为他能判断出,这些材料能被领导看重。
结果也正如他所料,最终,李明华的工作被看重,自身也得到了益处。
这是相辅相成的。
他带来的这个消息,让丁奇和刘清明都消化了一下。
丁奇虽然没有入选全国防指,不过发改委本身就承担着后勤组的功能。
他们共同的老领导郭伟城,因为这件事成为了新的后勤保障组组长,并且当选了第一副主任,全面主持这个机构的工作。
可以说,郭伟城是兴源公司这个案子的最大得益者。
过了一会儿,丁奇首先开了口。
“难怪。”
他看着刘清明,若有所思。
“我有点明白,为什么你没有留在体改司了。”
刘清明不解地看过去:“为什么?”
李明华没有让他等太久,直接帮丁奇回答了。
“避嫌。”
避嫌?
刘清明看着眼前这两个京大的高材生,感觉自己的脑子又一次慢了半拍。
他又是后知后觉地才反应过来。
一时间,他对自己从政这条路,是不是真的选对了,产生了深深的怀疑。
这么下去,自己会不会被人卖了,还在帮人数钱?
丁奇看出了他的茫然,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
“我们也是瞎猜,不一定做数。没准根本没什么弯弯绕,就是一个正常的工作调动呢。”
李明华却摇了摇头,他喝了口酒,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