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527章 初步接触、前路不明(2)

他们渴望通过一项革命性的新技术,实现弯道超车。

当然,这其中蕴含着巨大的风险。

如果新技术的最终效果不理想,这笔巨额的投入,很可能会成为压垮他们公司的最后一根稻草。

可对于已经没有太多选择的积架公司而言,阿斯麦是他们目前唯一能抓住的稻草。

双方从二月份开始接触,一直谈到三月。

横亘在合作面前最大的障碍,还是资金。

阿斯麦公司直到后来成长为全球霸主,都没有彻底摆脱研发资金不足的困扰。

光刻机的市场规模是有限的,为了摊平成本,每一台设备都必须保证足够的利润率。

而高昂的售价,反过来又限制了市场的规模。

最终,这个行业不可避免地走向了赢家通吃的垄断局面。

王坚此刻所在的奥伯科亨,是德国一座典型的小城。

这里人口不过万余,却因为一家公司的存在而闻名于世。

卡尔.蔡司。

这家公司最出名的产品,就是它无与伦比的光学镜头。

从高端照相机、精密显微镜,再到军用的瞄准镜,蔡司代表着光学领域的最高水准。

而光刻机中最为核心、最为昂贵的组件,恰恰就是光学镜头系统。

因此,蔡司也是阿斯麦公司最重要、最无可替代的合作伙伴。

王坚利用自己曾在ibm工作二十二年的资历,以及在微影技术领域积攒下的声望和人脉,终于说动了一批志同道合的合作者。

为了表示诚意,也为了坚定彼此的信心,阿斯麦公司的总裁布林克先生,亲自从荷兰赶到了奥伯科亨。

同行的,还有蔡司半导体部门的技术总监,卡尔.林顿。

三个人,在这座小城郊外的一栋乡间别墅里,闭门谈了两天。

“先生们,请看这里。”

王坚站在一块巨大的白板前,用马克笔画出一个复杂的结构图。

“与目前主流的干式法相比,浸没式技术的核心,就是用液体取代空气作为镜头和晶圆之间的介质。”

他指着图上的一点。

“仅仅是这一个改变,就可以轻易突破157纳米的物理极限,从而推动摩尔定律,继续向前迈进。”

他的话语里充满了激情和自信,那是一个技术人员对自己毕生心血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