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113章 主母元春(4)

钗容貌标致,也有几分雍容气度,且容貌气质竟都与自己有几分相似,不由叹道:“你我姐妹今日在此相聚,真真是天定的缘分。”

薛宝钗含笑道:“能在此与大姐姐相聚,实是意外之喜。”

姜念在旁静观,并不诧异。他早问过薛宝钗,得知薛宝钗小时候来过神京,与元春有过一面之缘,不过那时元春还是个少女,薛宝钗比元春还要小几岁。

如今二人重逢,竟是这般境遇,造化弄人

薛宝钗虽强作端庄镇定,内心实是五味杂陈。想她本是薛家的千金,如今却以未来妾室的身份寄居在姜家,拜见元春这位正室主母,纵使元春态度亲和,温言软语,终究心中尴尬憋闷。

当着姜念的面,元春与薛宝钗当下又说了些家常闲话,元春问及薛姨妈,薛宝钗询探荣国府诸人,言笑晏晏间,倒显得挺和睦。二人都故意只叙亲情,关于主母妾室的名分之事,都心照不宣地咽了回去。

待到薛宝钗、莺儿告退,姜念含笑向元春道:“如今你既为当家主母,又曾在皇太后跟前历练过,诸事自是妥帖。这大婚贺礼的登记、谢帖回礼等事,便由你料理,贺管家夫妇从旁协助。我且去书房读书习学了。”

元春莞尔一笑,道:“大爷只管安心习学,这些琐碎事体,原是我分内应当的。”

姜念点头,遂转身往书房去了。

元春见状,非但没有不悦,反而赞赏地想着:“大婚翌日,大爷便勤勉读书习学,怪道如此年轻就这般有为了,可见是个前途不可限量的。”

贺赟、孟氏来到元春身边,协助元春,登记礼单,分类贺礼,核查是否逾制,同时准备谢帖和回礼。

根据大庆礼制,姜念、元春大婚第三日至第五日,须向同僚、士绅回赠文房四宝、绸缎等礼物,附谢帖,回礼总价值不超过收礼的五分之一;第七日则须向高阶官员递送谢帖及象征性回礼,如拓片、新茶,若对方为老师,增附手抄谢恩诗一首。

递送方式则是:由管家或幕僚送至,面交对方管家。

孟氏对元春笑道:“大婚前,大爷就已备了好些文房四宝、绸缎、新茶之类,用作大婚后回礼的。”

元春点了点头,慎重道:“这谢帖与回礼之事,不可轻慢。回礼之物,要依各人身份斟酌,不可僭越,亦不可失礼。”

贺赟、孟氏皆点头称是,皆暗道这位年轻主母实有大家风范,不愧是荣国府的大姑娘且是在皇太后跟前做过女史的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