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讥讽嘲笑。
听着朝堂的纷争,享用着京师的美食,闲暇期间,海玥又托小厮跑了个腿,将住址传给陆炳。
这是陆炳分别时特意关照的,海玥知道对方另有安排,估计就与国子监的入学有关。
果不其然,回到了租借的屋子里,刚过了两日,一封拜帖就送上门来,红笺纸,规规整整的楷书,洋洋洒洒写了不少字,表达了仰慕之心:
“恭谒,拜呈海兄玥”
“谨择廿三日未时趋阶拜晤,聊佐清鉴,伏祈莞存”
“严世蕃,顿首谨具,嘉靖九年八月廿二日,薰沐拜。”
‘嘿!我这是跟严家过不去了?’
海玥放下拜帖。
吴麟当时是要举荐他入国子监,走严嵩的路线,他拒绝了。
如果愿意和严党同流合污,现在早做投资,未来绝对是严党的中流砥柱。
恐怕只在严嵩严世蕃父子之下,什么赵文华、鄢懋卿、罗龙文统统可以靠边站。
到时候嘉靖骂朕的钱时,骂的就不是冒青烟,指不定是骂他了~
但如果不想入严党,现在严嵩又没有大权在握,与之亲近,将来还得跳船,何苦来哉?
当然,直接受举荐入学不可取,但正常的往来,也没必要顾虑。
比如现在。
吴麟的面子没那么大,何况都过了几个月了,现在这封拜帖的背后,肯定是陆炳在使力。
目的嘛,自然是之前船上谈论的,如何凭自己的本事考进国子监,当一个堂堂正正的贡生。
海玥不会拒绝。
第二日,他也沐浴更衣,准备了茶水和简单的点心,未时将至,来到门前,远远就见一位少年郎举步而来,身边没有书童和仆从,手上拎着一个礼盒,笑容满面。
‘不会吧’
‘这是严世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