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由衷地道:“东楼太豁达了。”
“哈哈!谬赞!谬赞!看,榜单出来了!”
严世蕃朝前一指。
这次没有赵文华占位置,当贡院的吏胥拿着黄榜出来张贴时,他们险些被挤出去。
所幸前方,很快就听到了有人报出魁首的名字——
“会元,赵贞吉,四川内江人士。”
“我!是我啊!”
赵贞吉狂喜,恨不得振臂高呼。
“恭喜恭喜!”
胡宗宪一边为好友感到由衷的欢喜,一边挤上前去,马上确定了自己的名次。
“第十二名,胡宗宪,南直隶徽州府人士。”
胡宗宪同样兴奋得恨不得跳起来。
他在四书五经上的造诣逊于赵贞吉,但年龄上比起赵贞吉要小了五岁,能在二十出头的年纪,就居于会试榜前列,无疑是前程似锦。
而获得这个成绩,国子监的经历,一心会的环境,都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此时此刻,胡宗宪牢牢记住这一点。
所以相比起赵贞吉一味的激动,他还沉下心来,继续寻找严世蕃的名次。
“又是如此啊!”
严世蕃负手而立,则有些感慨。
依稀间,他仿佛回到了曾经。
当时海玥、林大钦、海瑞、苏志皋的名字纷纷报出,皆是第一榜名列前茅。
而自己往后找啊找啊,就是看不到自己的位置。
连最后一名都没有。
那种感觉,别提有多么痛苦了。
所幸今次不同了。
严世蕃不是盲目自信。
正如他接触没多久,就看出胡宗宪和赵贞吉水平颇佳一样,他的眼光绝对是不欠缺的,对于自身文章的水平也有判断。
因此他认为,经过这段时日的刻苦努力,外加本就出众的见识格局,自己肯定能中。
“现在就看排在多少名了”
一张张榜单贴出来,由于看榜的士子太过激动,严世蕃被挤得东倒西歪,好不容易才稳住,到了最前。
而这个时候,胡宗宪已经看完了,脸上微微变了色,脚下移动,来到严世蕃右侧。
赵贞吉兴奋完,也挤过来帮忙看榜,一张张榜单看过来,却忍不住低呼道:“怎么没有啊”
严世蕃的双目如钩般钉在黄榜之上,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