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46章 无法根治,那就问问他们!(2)

就是靠着硬实力考上的。

赵锋将卷宗重重地摔在龙案上,发出“砰”的一声巨响。

“都看看吧。”

他抬起头,目光如刀,扫过下方的李伯智和夏侯昱。

“两位爱卿,有何高见?”

李伯智躬身拾起卷宗,仔细看过后,发出一声长叹。

“陛下,此事臣以为,无解。”

他苦涩地说道:“科举的流程,由臣与礼部诸公亲自制定,层层把关,断无泄题的可能。问题就出在先机。”

“如诸葛氏这般,早在陛下初定九江郡时,便举族来投。他们敏锐地察觉到了陛下您对新学的重视,提前一两年便开始让族中子弟转学格物、算学之道。而天下的寒门士子,却是在三个月前,朝廷颁布科举令时,才仓促应对。”

“这是一场从一开始,就不公平的竞争。”

李伯智的声音沉重,“这不是阴谋,这是阳谋。是他们用眼光和资源,换来的堂堂正正的胜利。”

“胜利?”

赵锋冷笑一声,“用特权换来的胜利,也配叫胜利?”

夏侯昱上前一步,眼中闪过一丝毒辣的光芒。

“陛下,臣有一计,或可解燃眉之急。”

“说。”

“臣以为,可为各郡的世家子弟,设定一个录取比例。譬如,任何一族,在郡试上榜的名额,不得超过总名额的一成。超出部分,即便才学再高,亦不予录取。如此,既能保证寒门有出头之日,也能敲打一下那些日益坐大的家族,以示皇恩浩荡,雨露均沾。”

他这法子,不可谓不毒。

直接从规则上,限制了世家的发展。

“不妥!”

不等赵锋开口,一旁的凌仓便立刻出声反对。

“夏侯军师此言差矣!我大楚立国,陛下设科举,为的是广纳天下英才,不拘一格降人才!”

“若只因出身,便限制其名额,与前朝的九品中正制,又有何异?”

“若一族之内,真有二十名经天纬地之才,却因这“一成”的限制,便要硬生生刷掉十八人,岂非是我大楚的巨大损失?长此以往,世家必然心生怨怼,藏匿人才,于国无益!”

凌仓的话,掷地有声。

李虎听得云里雾里,只觉得头大。

他挠了挠头,瓮声瓮气地说道:“依俺看,哪有那么麻烦!谁敢占着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