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69章 按需分配!(2)

,便如扼其咽喉。此为金融之利。”

“最后,以我大楚律法为蓝本,助其建立法度。凡与我大楚商贾发生纠纷,皆需由我大楚派驻之法官裁定。如此,则万无一失。此为法权之利。”

诸葛辉侃侃而谈,眼中闪烁着商人的精明。

他的策略,是不见血的刀。

是用经济与规则,将整个藩属国编织进一张由大楚掌控的大网之中。

榜眼李才紧随其后。

“启禀陛下,诸葛大人之策虽妙,却过于迂回。臣以为,对蛮夷之地,当以雷霆之势,直取其核心!”

“臣以为,当以格物为先。我大楚之工匠,远胜于彼。当以我大楚之力,助其修建铁路、港口。但所有权,必须归于大楚!”

“铁轨铺到哪里,矿山就开到哪里。港口建在哪里,我大楚的商船就停在哪里。”

“如此,其国之矿产、木材、人力,便可由我大楚予取予求,以最低之成本,源源不断运回本土,化为帝国之钢筋铁骨!”

李才的回答,充满了工业时代的冰冷与高效。

他的眼中,没有邦交,没有民众。

只有铁路、矿山和冰冷的数字。

最后,轮到了齐松。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这位新科状元的身上。

齐松上前一步,躬身道:“启禀陛下,榜眼与探花之策,皆为强国之术。然臣出身农家,所见所思,或有不同。”

他抬起头,迎着赵锋的目光。

“臣以为,王道,方为长久之计。”

“昔日辽东苦寒,百姓食不果腹。陛下修水泥路,开科举,辽东遂安。此乃王道。”

“臣若为封疆大吏,当先兴教化。于藩属之地,广开学堂,授我汉家文字,诵我诸子经典。使其知礼仪,明廉耻。”

“再兴农事。遣我大楚农官,教其耕种之法,兴修水利。使其仓廪实,衣食足。”

“待其民心归附,文化认同。则其国之民,与我大楚之民何异?其国之土,与我大楚之土何异?”

“到那时,何须掠夺?天下财富,自会向文明之地汇聚。”“其国之人,亦会以身为大楚之藩属为荣。”“此,方为源源不绝,万世不移之基业!”

齐松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

与前两者的冰冷和精明不同。

他的话语中,带着一种近乎天真的理想主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